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蜀山懸劍傳> 第五百三十五章 神秘讖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三十五章 神秘讖緯 (2 / 3)

圍繞著道教《太平經》所描繪的‘太平世’,幾乎每個宗門教派都宣揚‘救世主信仰’,利用詭為隱語之讖言,讓信徒們堅信——在大災難來臨時,上天會派救世主降世臨凡,拯救天下蒼生。

這當中,‘十八子’和‘卯金刀’這兩條讖言流傳甚廣。

與其說是帝王們營造、利用讖緯去迷惑民眾,不如說是帝王們順從了當時普遍的‘末世之劫、救世主下凡’的信仰。

於是,‘十八子’這條讖言就與李弘的‘道君出世’結合起來,宣揚‘李氏將興’。與此同時,‘卯金刀’這條讖言就與‘劉舉’的“彌勒下生”結合起來,宣揚‘劉氏當王’。

但是在李唐王朝建立之前,儘管有道教和佛教之間的信徒之爭,但彼此都不是逐鹿中原的主流,並無太大的利益衝突,都被皇權所忌恨和壓制。

隋末天下大亂,李唐就以‘李氏將興’為號,爭奪天下,並視劉黑闥等人為勁敵。

李唐王朝建立之後,‘道君出世’受到朝廷宣揚和推崇,而‘彌勒下生’則被視為異端和邪說。

朝廷對傳播‘劉氏當王’讖語者殘酷鎮壓。於是,‘卯金刀’之讖轉向民間,與彌勒信仰結合,成為反對朝廷的一種勢力。”

唐夔不解,問道:“諸多宗門教派中,反叛勢力為何會選擇與彌勒教結合?”

方曙流回道:“佛門的救世主往往指彌勒佛。此外,‘月光菩薩’、‘轉輪王’或者‘月光童子’,都是彌勒派遣來拯救世人的救世主。

隋朝那連提黎耶舍譯《佛說德護長者經》,雲:‘(佛說)此童子(月光),我涅槃後,於未來世,護持我法,供養如來,受持佛法,安置佛法,讚歎佛法;於當來世,佛法末時,於閻浮提大隋國內,作大國王,名曰大行;能令大隋國內一切眾生信於佛法,種諸善根。’

前隋大業六年春正月癸亥朔,數十位身著白練裙襦的彌勒教徒,焚香持華,自稱彌勒佛,闖入皇城建國門。

建國門守衛不但不阻攔,反而稽首施禮。於是這群彌勒教徒搶奪衛士兵刃,發動叛亂。後來齊王及時趕到,將其誅殺。因此事連坐的長安百姓千餘家。

類似之事,到了本朝永隆二年又重演一次:當年九月一日,長安萬年縣女子劉凝靜乘白馬,著白衣,帶著信徒八九十人,闖入太史局,詢問此地是否有災異。

這些人妖言惑眾,興風作浪,太史令姚玄辯大怒,將這些妖人抓捕,投入大牢問罪。

前後相隔數十年發動叛亂的這群白衣人,很可能是同一宗派,秘密潛伏在民間,避免被朝廷查獲。

……

由於彌勒降世臨凡的故事深入人心,高宗皇帝病重時,武曌為了自己能夠登基,也宣揚李氏天命將終結。

與此同時,薛懷義、法明造《大雲經疏》,說武曌是淨光天女,為轉輪王,是彌勒化生。唐竺三藏達摩流支譯《佛說寶雨經》,承薛懷義之說,說月光菩薩以女身為摩訶支那(中土大唐)君王,將武曌說成是月光轉世,稱為月淨光。從而為武曌加持,營造女主亦能登基稱帝的道統。

從此,武週一朝,彌勒教和皇權互惠互利,盛極一時,幾乎成為國教。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