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復笑笑,道:“陛下應該已經覺察出吐蕃的不臣之心,所以此前吐蕃幾次提議派兵助唐平叛,陛下都一口回絕。
只是不願意背腹受敵,才對吐蕃蠶食西域的舉動做出適當讓步,並派使節回訪吐蕃,以示善意。”
回到雅室,被吐蕃人騷擾的中年美婦跪拜在青鸞公主面前,感謝搭救之恩。
安慰了兩句,青鸞公主秀眉一挑,問道:“這位大娘,你看著面善,我是不是在哪裡見過你?”
中年美婦趕忙回道:“公主殿下好記性。民女姚氏,曾是宮中侍女,侍奉王皇后多年。在您小的時候,民女曾經在宮中陪伴過您玩耍。
後來民女年紀大了,被內侍府遣返出宮。
出宮後,我和幾個交好的宮女一起開了間繡坊,以刺繡為生。每日的工作就是幫大戶人家裁剪新衣,縫補貴重衣物。”
“那你們怎麼和吐蕃人攪在一起了?”青鸞公主好奇問道。
宮女姚氏回道;“前些日子,一個老客戶介紹給我們一單生意,說是有一個吐蕃使節團抵達長安,希望我們能為其定製一批覲見陛下的唐服。我們姐妹收下定金後,沒日沒夜為吐蕃使節們趕製衣服,終於按時完成。
吐蕃使節收到衣服後,認為尺碼尚不合身,仍需要一些修改,於是將我們喚至此改衣。改衣完成後,再支付尾款。”
“那為何起了衝突?”青鸞公主道。
宮女姚氏停頓片刻,思襯著語言,方才回道:“可能是民女多慮了。民女在宮中多年,經歷過王皇后、武惠妃等娘娘的後宮恩怨,所以格外敏感。
這幾位吐蕃人不是尋常人,他們假借改衣,不停地刺探宮廷情況,打探宮中儀軌,宮人與朝臣的恩怨等。”民女
原來,吐蕃人不斷打探玄宗與肅宗的父子恩怨、張皇后、李輔國等人對肅宗的影響力……這些敏感話題引起了宮女姚氏的警惕,見勢不妙,藉口更衣,試圖逃離吐蕃人的控制。
沒想到吐蕃人也不蠢,擔心此女藉機逃跑,於是派人偷偷跟在身後。倘若此女趁機逃脫,便出手伺機擒獲。
好巧不巧,宮女慌不擇路,千鈞一髮之際,闖進了青鸞公主的雅室區域。
於是有了後來的一切。
白復恍然大悟,這幫吐蕃人為刺探大唐情報還真是下了功夫。
吐蕃人刻意收買皇宮中因年老色衰而被逐出宮的宮女。吐蕃人深知這些宮女對宮廷的事情瞭解較多,當她們被棄用之時,正好是可以利用的好時機。透過她們,吐蕃人可以很方便地打探到有關大唐皇宮的重要情報,刺探朝廷的核心機密……
以此推斷,吐蕃人一定還有其他渠道刺探大唐軍情。
能將大唐朝政的情報及時掌握,難怪吐蕃在和西域唐軍的交戰中處於主動地位。可以這麼說,強大的情報工作,給了吐蕃與大唐叫板的本錢。
由此,可見吐蕃新主棄松德贊心機深沉的一面。
白覆命人重賞宮女姚氏。白複道:“姚大娘,您回去以後,我會派川幫子弟保護您和其他繡孃的安全,不用擔心吐蕃人回來報復您。”
宮女姚氏趕忙道謝。
白複道:“還請姚大娘幫我聯絡其他出宮的宮女,看看最近是否有類似的境遇。若有,還請及時告知,免得被賊人利用,淪入盜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