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如此,面對衝鋒陷陣,喊殺聲震天的場面,戰馬才不會受驚失控,才能依然保持著高水準的戰鬥狀態。”
……
為了讓眾人有切身感受,波斯將軍阿爾伯茲邀請白復給大家示範。
白復話不多說,拿起弓箭‘睚眥’,飛身上馬。虎類豹嘶吼一聲,衝出柵欄。
無論場地內多少騎兵迎面揮舞兵器嘶吼,亦或者突發巨響及爆炸,虎類豹對這些外界因素視若無睹,穩定地按照白復的指令,做出加速、前進、轉彎、減速、跳躍等各種戰術動作。
於此同時,白覆在馬背上也做出不同射箭動作,前傾、後仰、側讓,乃至鐙裡藏身等高難動作,箭不虛發。
只聽一聲鳴鏑,一個鐵籠開啟,從籠中竄出數十野兔,動作敏捷,四散奔逃。
白復勢如追風,目如逐電。滿開弓,急放箭。射速突然加速,箭如連珠射出,快如電掣。
白復動作之快,眾人竟看不清白復射箭的姿勢,恍惚中只覺白復彷彿身有八臂,一次挽弓竟射出數十支勁箭。
眾人對望一眼,無比駭然。箭速如此之快,百步之內,幾無躲閃的可能。
……
白復箭壺裡的箭很快射完,但還有七、八隻野兔在逃,白復並不折返回營取箭。
虎類豹馬速不減,從野兔頭頂躍過,落在野兔前方。
只見白復一隻腳勾住馬鐙,把身體掛在馬身另一側的馬腹下方,探身到地上,從地上撿起數支剛才眾人脫靶的利箭。
白復隨後身體朝後側掛在馬鞍一邊,往後方連環射出數箭——正是戰場上敗中取勝的奪命箭法。
野兔們剛試圖掉頭逃竄,就被這幾支箭洞穿雙目,一箭斃命。
眾弟子這才注意到,虎類豹的馬鐙與其他駿馬不同,馬鐙之間有一條帶子從馬腹下邊相連,白復正是透過兩個馬瞪間的帶子互相借力,才完成如此高難的動作。
……
兩乘戰車從遠處疾馳而來,車上各放著一個人形木樁,分別用厚厚的鐵盾護住。
白復張弓搭箭,前手如推泰山,後手如握虎尾。透過箭桿,將巽坎兩鼎真氣凝聚在箭尖兒。兩股真氣交融在一起,像扭麻花一樣,組成螺旋勁。
一箭射出,竟有風雷破空之聲。箭尖兒撞擊到鐵盾時,凝聚一團的巽坎真氣瞬間霹靂炸開,如同雷擊一般,將幾張鐵盾擊成齏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