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蜀山懸劍傳> 第一百八十八章 華山論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八十八章 華山論劍 (2 / 2)

青衫道人不敢大意,凝神一劍,反刺向白復。

眼見白復劍勢即將用老時,白復後勁發新力,劍鋒順勢一轉,餘音繞樑,飄然而去。這一劍正是從《快雪時晴帖》中王羲之的“之”字演化而來,劍如其字,“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青衫道人遇強更強,毫不閃避,踏前一步,隨其步法,游龍劍後發先至,金蛇狂舞,幻化萬千,破掉白復“之”字一式所有的變化。隨後,游龍劍魚躍龍門,逆流而上,直刺白復咽喉。

“噌噌噌”,白復只能後退三步,主動立即淪為被動。

青衫道人劍光大盛,千萬點劍鋒,像漫天飛雪灑往白復,看似雜亂無章,隨意飄落,但在白複眼中,每一朵雪花都遵循這一種特定的規律,層層疊疊,暗藏殺機,如魚鱗陣法將人團團圍住。青衫道人每次劍氣吞吐,漫天雪花就會同時進退,積沙成塔,匯成巨力,正所謂“雪崩的時候,每一朵雪花都在勇闖天涯。”

白復大喝一聲,手捏劍訣,以龍捲風般詭非同步伐,連閃三步,竟在劍光中穿插自如。手中劍若水光雲影,迎往對手。看準機會,長劍往上斜挑,終於劈中青衫道人劍鋒。

“當”一聲劍鋒交擊,白復大喜,本以為可以攔截青衫道人的進攻,沒想到,兩劍相交時,游龍劍如泥鰍一般,滑不留手,蹭了一下白復劍身,嗖的一聲彈開。同時,藉著碰撞之力,順勢改變方向,以更難捉摸之角度,攻向白復。劍如其名,果真如靈蛇一般,打蛇隨杆上。

白復下一招“暴風驟雨”的進攻殺招竟使不下去,只能改為““幽谷鳴泉“,邊撤邊防守。

青衫道人劍法渾然天成,身形步伐,配合風速、光影,騰挪進退,速度和角度不住變化,讓其劍法愈發變幻無窮,無法捉摸。游龍劍只攻不守,攻勢如潮,一浪接一浪。

以此下去,再好的防守也會被其突破,白復必須快速想出應敵法門。

就在白復無計可施之際,只聽一聲雕鳴,一隻巨大的金雕從山頂掠過,雙翼展開,在地面上投下長長的影子。

……

“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彍弩,節如發機。”雕鷹從高空俯衝,撲殺雀兔,是靠俯衝的時機和距離。善用兵的人,他的兵勢是險迫的,就像繃緊的弓弩。他的衝鋒是迅猛的,就像猝射弩機。

白復斜衝三步,奔著懸崖而去,終於衝開了青衫道人的劍網。青衫道人的劍勢沒有籠罩這裡,因為沒有人會在躲閃中讓自己陷入死路。

白復足踏崖壁,用腳一蹬,飛縱出崖。酈雪璇還來不及驚呼時,白復雙臂一展,藉助華山絕頂的強勁氣流,竟倒飛回來。

這一輕功正是蜀山決戰時,酈雪璇施展的峨眉獨步天下的輕功“梯雲縱”的變身。不過白復不會酈雪璇的縱身提氣,只能藉助山頂凜冽的氣流幫助迴旋。

離地三丈之時,白復從半空加速墜下。藉助下墜的加速度,把周遭氣勁完全帶動,形成風暴氣旋。將青衫道人全身要害籠罩於劍氣之下。不但教人難知其後招,攻守均失應對。更增加劍勢的凌厲鋒芒,一劍刺出,如萬劍刺出。劍勢格外凌厲,大有一往無回之勢。

每一劍均從不同角度往青衫道人攻去,劍劍妙至毫顛,似有意若無意,無慾至無情。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

……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