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漫感》龔自珍
……
“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
高仙芝乃是安西主帥,豈是一般球手。雖然被白復戲弄,但情緒穩定,古井不波。他控馬持韁,催動其他將士搶逼圍堵白復。
高仙芝的策略,正中白復下懷。
當年觀看安西軍和范陽軍的比賽後,白復就從青城七星劍陣的陣法中,領悟到了馬球全攻全守的精髓。
七星劍陣的核心要義,就是透過位置的變化,決定攻防的轉換,集數人之力實現攻守兼備。從這個意義上說,馬球就如同劍陣和圍棋,是一個位置決定勝負的遊戲。
白復經過仔細觀察,發現要想贏球,不在於騎手個人的馬球技術,也不怎麼看賽馬的絕對奔跑速度,最關鍵的就看騎手之間的傳球和跑位。在比賽裡,每個騎手真正控球的時間很少,大部分時間都在跑位。
所以,白復將自己總結出的《鞠球七訣》,詳細分享給隊友:
第一,場上的每名騎手,無論有球無球,要隨時找三角形路線,準備馬的跑位和傳球。透過頻繁地傳球,把球快速地推進到對方門前。這意味著,其一,要多傳球,少盤帶。其二,無球騎手控馬跑位很重要,好機會是跑出來的。
第二,在區域性區域保證人數佔優,以多打少,以快打慢。
第三,快傳、快做動作,不粘球,不炫技,儘量減少花式盤帶,減少揮灑個性。
……
眾人聽罷,恍然大悟。
波斯公主波妮阿蒂深以為然,領悟頗深。回到波斯後,她將白復的話奉為圭臬,命人刻在波斯宮殿的牆壁之上。波斯滅亡後,波斯宮牆上的壁畫、浮雕被洗劫一空。《鞠球七訣》從此傳入西方。這是後話,這裡按下不表。
……
由於全隊只有一天的合練時間,所以李俅隊不可能一天之內就脫胎換骨,打出全攻全守的馬球。
為了最大化地落實《鞠球七訣》,在袁啼客的建議下,球隊根據個人的技戰術特點,對決賽的戰略戰術做了微調:
在保證三角形傳球路線暢通的前提下,李儼李俅透過控馬跑位,多做無球跑動,擴大自己的防守區域,壓迫對手的控制區域;(首發@(域名請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