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州的土地肥沃,面積也不小,但實際人口並不怎麼多,除了潯陽城之外,就基本上沒什麼人存在了。
人少,耕地的話自然也就不多,除了潯陽城附近一些特別肥沃的土地被耕種了,別的地方基本上都是荒地,根本沒人去耕種。
至於原因嘛,也很簡單,放著關內開墾好的地不種,傻子才跑來開荒呢。
官府說是誰開墾了算誰的,而且還有賦稅減免政策,但這話只是官府說的,並不是當地的豪強世家說的啊。
這些事豪強不點頭,官府說了就不算。
所以當你拼了一條老命,好容易把荒地給開墾出來了,連一茬糧食都還沒收呢,地就莫名其妙的歸世家豪強所有了。
前期的努力全都白費不說,為了開荒投進去的時間成本跟金錢成本還收不回來。
普通老百姓哪經得起這麼折騰啊,基本上這一套折騰完之後,這個開荒者就會賣身世家,從好好的自由身,變成人家的佃戶。
就這還是因為莫自在他老爹把賤籍廢除了,不然連佃戶都沒得當,最多當個僕役。
因此能來潯州的,除了一些活不下去的人之外,大多都都是豪強世家在開荒。
但是,那些世家開荒,對於朝廷來說卻並不是什麼好事。
因為他們開墾出來的耕地,一百畝地最多往朝廷報一畝,而且最過分的是就這一畝,朝廷還要按照規定給他們免稅三年,賦稅減半五年。
這麼一來二去,百姓還是沒田種,朝廷還是沒錢收,中間肥的都是這些世家豪強,還有跟他們勾結的那些貪官胥吏。
所以潯州雖然在二十多年前就被大周給打下來,但實際上除了潯陽城附近,別的地方仍然是一片荒地。
而這,也是之前鎮遠侯棄城那麼果斷的原因。
因為他放棄的那些城池,離大周更遠,人更少,所以只需要把城池裡的人遷移了,然後大軍一撤,留給三國的就只剩下一座座空蕩蕩的城池了。
確認莫自在確實是想用潯州換糧食之後,唐薇儀沉默了片刻,在心中仔細衡量這件事的利弊,過了好一會,她才開口說道:“現在天災的訊息只有我們知道,三國對於糧食並不怎麼在意,若是能趁著他們不知道的時候,用潯州從三國換取一些糧食出來,倒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按照莫自在的推算,一旦進入小冰河期,天災就會頻發,到那時能產出的糧食,恐怕連現在一半的人口都養活不了。
到那時,史書中記載的“大飢,人相食”之類事情,就不再只是史書上記載了,而是會真切的發生在大周。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大量存糧,存的越多越好,最好能多到應付過去這場災難。
但糧食這東西也不是憑空出現的,大周能產出的糧食總量也是有限的,所以莫自在瞬間就想到了東境那三個想上門拜訪的“好鄰居”。
三國在大周東境打了整整三年,幽薊十六州除了潯州跟范陽之外,全部都被他們給奪回去了,但實際上來說,他們除了擴大了自己的版圖範圍之外,並沒有撈到什麼實質意義上的好處。
鎮遠侯撤退的時候,別說是人了,就連一條狗都沒給他們留下,更別說有銀子物資什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