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六月
一個格外炎熱的週二
華清大學
邵教授的辦公室內
邵教授拿了兩張獎狀過來遞給李子陽。
“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京都賽區一等獎。獎狀發下來了,給你。”
李子陽接過來後點了點頭,:“謝謝教授。”
邵教授憨憨的笑了笑:“害,謝我幹啥。你小子自己有能力啊。”
說完後順手給他遞了一瓶飲料過去:“你的論文我看過了,有幾點還是有問題。你拿過來我給你說。”
李子陽馬上跑過去,彎下腰永遠一副求知的模樣。
邵教授推了推眼鏡,淡淡道:“你看啊,這塊【本工作聚焦於面向深度學習的低維向量表示方案,提出一種既考慮詞彙外部上下文資訊,同時考慮詞彙內部漢字資訊的中文詞彙表示學習模型——charabedding。】就這塊,你這個圖有點問題。就cbow模型對比……”
李子陽聽得認真,哪裡記不住的又趕緊用筆和紙記下來。
……
二人一個下午都在認真的搞論文,解決完問題後李子陽又揹著書包去超算隊。
他現在還不是正式隊員,讓去跟世界打比賽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畢竟進來還沒多久,還需要一系列的考察。
這段時間他也是跟著學長學姐學習,積極的參加組會,學習新的知識。
很多老師說他大一就能進來本來就算是一個特例了。
之前最小的也是大二下辦學期才加入。
要不是因為李子陽的成績特別特別的突出,也不會派人專門去找他。
隊員也很奇怪,李子陽不過就是一個大一的學生。但是他的知識掌握程度,完全可以達到碩士研究生的水平。
超算競賽不簡單。
就像馬拉松一樣。不僅要有速度,還要有耐力,選手既要熟悉計算機各部分構成及其工作原理,又需要通程式設計,擅演算法,還得注意功耗……
先把好苗子收進來,慢慢培養也是一個好辦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