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使團果然同意了割讓啟明城,這次的議和總算是有了結果,就等著寧不器簽署國書了。
寧不器此時在王府北部,天啟山下,所有的作坊都建好了,紙、筆、醬都開始生產了,至於玻璃,這個還需要他來指導。
玻璃的製作並不複雜,寧不器指導著人燒製了玻璃,在背面刷上了一層銀。
送給樓子初的鏡子自然要大一些,他用銀做了鏡框,又做了一些雕琢,之後又做出了水晶球。
這幾間作坊解決了至少一千人的工作,這些人都是梁國降兵,寧不器也不擔心他們洩了秘密,因為配方是他親自配的,燒製玻璃的人並不清楚具體的比例。
他將配方傳給了邱月娥,讓她盯著,紙的配方則是傳給了上官秋月,由她來負責,這些作坊一旦開啟,那就停不下來了。
趙學爾的字也已經讓人刻好了鉛字,第一版的報紙也排出來了,報紙的名字就叫《大公報》,活字印刷術的確是很方便,印刷的速度也是極快。
報紙一共有八面,記載了西關的一些風土人情,再就是這次和談內容也寫進去了,采薇詩社的人還寫了一些詩,最主要的自然是寧不器寫的《西遊》,這個故事寫了整整一面。
最後寧不器加入了廣告,把紙、醬料、玻璃、筆之類的都寫進去了,還特意加了一句廣告語:天下六奇女、大唐才女趙學爾傾情推薦貨物。
第一期報紙印了三千張,準備送往不同的城池,再就是免費送給一些商號,為些特意留給了商務部一千張,這樣一來各國商號可以帶走一些,《大公報》就能傳遍整個中原了。
寧不器回到王府時,天色已經暗了,趙學爾正在翻看著報紙,一臉興奮。
樓子初將他拉到了身邊坐下,輕輕道:“器兒,甜兒的字真是漂亮呢,只是往後需不需要姨也寫一些東西?”
報紙的右上角寫了編輯部的一些人,社長趙學爾,總編趙學爾,編輯是趙學爾請來的幾個人,撰稿人也一一寫明瞭,《西遊》的作者寫了寧大膽。
寧不器知道,樓子初這是也想留名了,《大公報》一旦流行出去,那一定會超出預期,對天下局勢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以樓子初的智慧,她肯定也看到了這一點,寧不器看了她一眼道:“樓姨,那不如甜兒把你加入到編輯行列之中,你來負責一些稿件的篩選與校對?”
“編輯啊……”樓子初隱約有些失望。
趙學爾起身,擰著臀兒坐到了寧不器的身邊道:“寧郎,子初姐姐也是才女,不如當個副總編吧?”
“副總編?可以,樓姨,那你就協助甜兒把報紙辦好。”寧不器點了點頭,接著話鋒一轉:“對了,將《西遊》的故事重新排版,以便將來發行單行本。”
趙學爾的眼睛一亮,認真點了點頭:“寧郎好算計!那我現在就可以排版了,寧郎打算寫多少字?”
寧不器算了算,《西遊》的故事總共有八十萬字左右,十萬字一本,總共八本。
“八十萬字,印八本吧,報紙上每期印五千多字,差不多一百六十期就連載完了。”寧不器輕輕道。
趙學爾想了想道:“寧郎,我們可以在西關四城……現在是五城了,開幾家說書館,讓說書人講《西遊》的故事,生意一定會很不錯。”
“是個好主意!我們現在缺銀子,是得多頭並進,那這說書館的事情就交給樓姨負責了,每次收十文錢,茶水另外收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