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平看了一眼,擺了擺道:“寧公子不用在意,我們都是江湖人,那位公子花了銀子,請我們護送他去一次西關,因為我熟悉路,所以還要負責引路。
不過這事沒有北上重要,我往後就跟著公子了,一會兒我把收的銀子退回去就行了,公子那句詩寫得是真好!”
寧不器怔了怔,李清平已經走到了那位年輕男子的身前,放下了幾個銀元寶道:“朱公子,這是我收的五十兩銀子,退給你了,我們就算是兩清了。”
“江湖人一諾千金,你這麼做不合適吧?”朱公子一拍桌子,直接起身,伸手按住了劍柄。
李清平搖了搖頭:“朱公子,當初咱們可是說好了,這事若是我不想幹,可以隨時退回銀子的,你這又不認了?
說真的,我從西關出來還不到一年時間,就這樣回去總有些灰頭土臉,若不是你說給我二百兩銀子,我怎麼樣也不可能回去。
江湖人重諾,這一點我認,但我們提前說好的事,你也得認,可別傳出去壞了我的名聲,你要去西關,有這些人也夠了,更何況你本來帶的兩個人都是高手,也用不上我。”
蕭然從一側走了過來,對著寧不器拱了拱手道:“寧兄明日還來?以寧兄的才華,不如跟著在下去詩社坐一坐?那裡都是同道中人,以寧兄的才華,未來一定可以成為詩社的領袖。”
“詩社?”寧不器怔了怔。
蕭然一怔,接著嘆了一聲:“原來寧兄連詩社也不知道,不過想一想也不難理解,我們寒門學子,要想向上走的路實在是太少了。”
一邊說他一邊和寧不器大致講了一番詩社的情況,這是大唐民間自發組建的詩社,名字就叫采薇,采薇詩社是由才女趙學爾組建的。
趙家也是官宦世家,再加上趙學爾極有才情,所以得到了官家的一些支援,漸漸影響到了整個大唐,甚至中整個中原也都極為有名。
這個時代雖有科舉,但能參加的貢生採用的是舉薦法,舉薦法推舉出來的貢生多數都是貴門子弟,寒門子弟的機會極少。
差不多十人之中只有一人是寒門子弟,所以大唐朝堂之中並沒有多少寒門出身的官員,可以說貴門掌握了朝堂的中堅力量。
好在大唐左相出身寒門,成了寒門士子心中的領袖,這些年一直在推行改革,想要為寒門創造更多的機會。
寒門士子因為科考之路艱難,許多人會選擇成為貴門的門客,幫著處理一些家中瑣事,再就是兼職做一些謄寫之類的事情補貼家用。
而采薇詩社卻是擁有推薦貢生的資格,每年會有十個名額,所以加入詩社計程車子才很多,當然了,要想加入詩社也是需要門檻的,必須要寫上一首詩詞,透過後才能加入。
寧不器吸了一口氣,他對於唐國眼下的局面有了更多的認知,遠在北境,他對中原的瞭解的確是不太多。
“那明日還望蕭兄引薦!”寧不器抱了抱手,微微行了一禮。
蕭然笑了笑:“能為寧兄引路,這是小弟的福氣!明日此時,小弟就在這兒等寧兄。”
寧不器應了一聲,正要說話時,一側傳來一陣的交手音,他扭頭看去,這才發現李清平和那名朱公子已經打起來了,兩人出手凌厲,但看得出來,李清平的身手遠在朱公子之上,但卻一直在忍讓。
“朱公子,剛才在下已經把話說得很清楚了,你又何必咄咄逼人?”李清平揚聲道,目光中透著怒意,好在他還算是剋制,出手時沒有過於剛猛。
朱公子喝了一聲:“我就是看你不順眼!還有那個寧大膽,跑到這兒來說什麼去過北境你就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