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天天過去,雖然每天忙碌,但適應下來後時間過得很快。
外務學徒做事很雜,打掃衛生,清洗大家衣物,分揀各類藥物。
再熟練些的,製作藥粉打包,曬藥材,製藥等等,階級層次分明。
相對輕鬆,需要經驗的都是那些老外務學徒負責。
輪到李青石,張福和李青三人的,就都是些需要常識,又廢體力的活了。
更慘的是新入門的那七八個人,搬運藥材,清掃衛生,甚至清理夜來香全是他們做,每天疲憊不堪了,還要學習要用到的文字。
一個個都不過八九歲的年紀,雖然性格都比較早熟,但是身體都沒怎麼發育成熟,如果不是每天飯菜充足,早就垮掉了。
李青石身體的傷,過了兩個星期才無恙,轉眼就是三個月時間過去了。
“這段時間終於忙完了,我聽那些年紀大的學徒說,接下來我們一大半都會被安排去負責收藥材,主要時間都在庫房這邊了。”
張福錘了錘痠痛的背,拿出一截山藥啃著。
這段時間打雜,每天起的比雞晚,回來的比狗晚,哪裡需要他們就要去哪裡幫忙。
幾人身體和精神都有些吃不消,所幸今天天剛黑就回來了。
“不是在藥鋪這邊嗎,那真好,每次在藥鋪忙都心驚膽戰,在庫房那邊到不經常看到張管事和吳師傅了。”
“沒錯,而且我們下個月開始,不僅每個月有錢拿和貢獻,每荀還能調配一天休息,總算熬過來了。
等熬個五六年,貢獻夠了,說不定還可以換一門武技學學。”
剛回來的幾人有說有笑,李青石跟著說笑幾句,就動作麻溜的去洗澡。
此時寒冬剛過,早點去洗熱水總是好的。
三個月的時間,有心之下,李青石不僅認識了很多新藥材藥性,還學會了不少製藥的手法。
他願意的話,外務這邊所有事情都可以做的了。
關鍵是他已經弄清楚了藥鋪的人際關係,這對在藥鋪討生活還是十分重要的。
藥鋪大掌櫃叫吳四海,有兩子一女,女兒沒在藥鋪露面過,一個兒子聽說在黃石城武館學武。
另外一個兒子吳文明,十三四歲的年紀,經常在藥鋪院子看的到,在藥鋪裡飛揚跋扈,看誰不順眼就拿藤條抽打,極其讓人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