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的B公司在國內的網際網路地位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抗衡。
每天都不知道有多少網際網路創業的人登門拜訪,想要和李老闆見一面,看一下能不能得到B公司的青睞,得到一些資源的傾斜。
而那個時候作為李老闆的助手王大為,自然是那些人爭相拉攏的物件。
畢竟那些人也只有透過王大為,才可以接觸到李老闆,也只有王大為幫忙說話,才可以從李老闆那裡留下一點印象。
可是現在時代已經不同了。
智慧手機的普及,手機軟體的興起,很多公司獲取流量的方式已經不用透過B公司,而這些年,B公司的很多業務都在原地踏步,公司的市值也被A公司和T公司遠遠的拋在後面。
也沒有多少人來求王大為辦事了。
不過王大為多年以來被這麼多人追捧過,跪舔過,所以心態是沒有辦法轉變的。
雖然B公司已經風光不再,可是他還是認為,敢為公司的老闆張宇如果想要見自己的老闆,那就首先要給他禮物,跪舔一下他王大為,然後他舒服了之後,才會考慮是否要在李老闆的面前美言幾句。
可是王大為到現在都沒有搞清楚,現在不是張宇想要見李老闆,而是李老闆想要主動見張宇。
羊城敢為公司。
張宇正在辦公室裡面和A公司的馬總通著電話。
張宇說道:“馬總,我們敢為公司暫時真的沒有意向入股河馬超市。”
原來馬總打電話給張宇,就是希望敢為公司入股河馬超市。
至於馬總為什麼要堅持敢為公司入股河馬超市,自然是因為河馬超市遇到麻煩了。
由於使用者的數量太多,即使A公司早就提前做好了各種預案,可在執行中還是發生了各種意外。
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是,隨著使用者下單的數量也來越多,河馬超市的配送員已經明顯不夠用。
配送員不夠,可以繼續招,可是也不能無休止的招聘下去。
可是如果沒有足夠的配送員,那河馬超市保證承諾的半小時送達就變成了一紙空談,根本就沒有辦法保證。
馬總的心裡很清楚,使用者們之所以選擇河馬超市,那就是因為看中了河馬超市的半小時配送速度。
馬總早就讓人調查過晶東生鮮的問題。
也知道使用者投訴最多的問題就是他們的配送速度。
有了晶東生鮮在前面趟雷,馬總怎麼會不吸取經驗和教訓。
馬總之所以希望敢為公司入股,當然不是要敢為公司投資資金。
要知道A公司的儲備現金是很多的,如果是錢可以解決的問題,馬總都不用這麼低聲下去的求人。
馬總看上了敢為公司旗下的物流公司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
要知道一個有經驗的配送員,對於所在城市的街道都是十分熟悉的,他們配送的速度絕對不是那些憑著地圖導航的配送員速度可以比得上。
張宇自然也猜到了馬總心裡的小算盤。
不過張宇心裡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不想讓敢為公司加入到生鮮市場的爭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