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是堅決不會把慢手公司賣給別人的,他寧願慢手公司破產,也不願意賣掉公司。
於是陳華在知道張宇已經和高領資本達成了合作的協議之後,陳華就開始積極的準備起來。
如果只有張宇覬覦慢手公司的話,陳華還是比較有信心抵擋住對方的攻勢,畢竟陳華作為慢手公司的創始人,和公司的很多股東關係也還算好,如果花費一些代價,還可以說服他們不要把手裡的股份賣出去。
可是現在有了高領資本的摻和,情況就不一樣了。
高領資本不但勢力龐大,同時也是慢手公司的大股東。
如果由高領資本出面收購那些慢手公司小股東手裡的股份,那些小股東們心裡肯定會十分糾結。
萬一不把手裡的股份賣給高領資本,那到時候高領資本利用其大股東的優勢,接觸那些高層小股東的職位或者停止發放股息,那對於小股東來說,將會是致命的打擊。
如今慢手公司還沒有上市,所以那些小股東手裡的股份根本就沒有辦法透過二級市場交易套利。
同時慢手公司的小股東很多都是慢手公司的高層,他們手裡的股份都是替慢手公司打江山的時候辛辛苦苦才獲得的獎勵。
如果高領資本真的把那些小股東的公司職位給解除,然後又不給他們發股息的話,那這些高管就真的要餓死了。
就算餓不死,那慢手公司的股份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堆廢紙。
如今慢手公司的情況,根本就瞞不住。
國內的短影片行業已經被豆音公司侵佔了七成以上,剩下的三成除了慢手公司,還有好幾個不知名的小企業。
慢手公司的那些小員工也許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只要每個月公司有錢發工資就行。
就算慢手公司到時候真的被豆音公司收購了,豆音公司也不可能把慢手公司的員工都開除,替誰打工不是打工呢?
可是慢手公司的那些手裡有股份的高層情況就不一樣了。
一旦慢手公司真的被豆音公司收購了,就算他們可以留在新的公司,那他們的職位也註定要下降。
畢竟豆音公司的老闆可不會重用他們。
那為什麼不趁這個時候把手裡的股份賣出一個好的價格?
陳華在商界混了這麼多年,對於人性十分了解。
所以為了對付高領資本,陳華必須拿出一些決策來應付。
陳華和李光明商量了很久,才想到一些好的辦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在高領資本之前找到那些小股東談妥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