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又這麼過了幾天,一腔熱血的三人又被時光磨滅的激情。
這幾日裡,三人基本等於什麼也沒幹,什麼買航母啊,什麼澳門賭船的事啊,似乎又成了一紙空文。
不是三人不想一鼓作氣就把這事辦了,而是對於三人的目標來說。這個顯然不是心急就能辦到的事了。總是要一步步來的。
1.5億看上去很多,但是對於撬動一個國家的經濟和佔領一個富裕地方的支柱產業來說,實在是太少了。
但是這1.5億又對於一個商業來說,尤其是在90年代的私人商業,這筆錢又太多,太大了。
在1995年就擁有了1.5億可支配的流動資金代表什麼?
可以這樣說了,你給王校長當爺爺,已經不需要經過他爸的同意了。
畢竟這時候老王的資產才幾個億,這可和能真正的擁有幾個億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的。
這個時候的林洛和電視劇裡的範偉大爺出演的一個十分嘚瑟的有錢人的影視形象很相似,林洛也在那個形象中找到了感同身受心情。
就是那個物質條件充足到溢位,精神世界卻陷入無限的自我懷疑與審視當中的糾結中老年男人。
這個中年人的的煩惱就是,“挖煤掙了幾十個億,現在煤沒得挖了,來到北京,啥也不會幹,買了20套房子,呼啦又增值幾個億。”
中年人發現自己的智力發展速度顯然跟不上自己的財富發展速度。
林洛現在就覺得自己就是這個狀態。
別人可能認為這個人就是有錢在裝逼,只有林洛知道,等自己真的有錢到了他那種地步,這個真的是問題,真的是煩惱。
這種煩惱就是你不再擁有因為沒錢所帶來的所有煩惱了。
實際情況就是指失去了努力奮鬥的意義,徹底進入了拖延症晚期的階段了,卻無藥可治。
要知道做到這一點可是不容易的,比如財富榜上的那些位,你看他們明面上都身價不菲,可還是那麼努力工作,是不是不知道為什麼啊。
其實很簡單,查查他們的負債值就知道,一個個欠銀行那麼多錢,不努力能行嗎?
有個不是笑說的笑話,把企業家富翁的身價和負債值一均衡,他們比貧苦戶可困難多了。
所以這些人,也享受不到林洛現在的煩惱。
這可能也是林洛作死也要折騰點大事的原因吧,畢竟生活過去平淡了。
然而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熱血顯得一無是處。
這不,哥三個從紫金閣出來,離開了大集體氛圍薰陶已經好幾天,而三人當初的豪情壯志卻也只落在了紙面上。
三人不是今天你壞肚子,就是明天我感冒的,一點要努力工作的意思也沒有。
尤其是這本來就是個慎重的大事,上面也沒人敢摧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