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洛是真沒想到,最先找上自己的不是那個著急出國的王姐,而是未來的皮革大王王敏。
創業者都是艱難的,最開始的時候都是一步一個坎。
這王敏也是如此,別看他十年後能做到年產值20億,佔領了全世界同類產品市場的百分之五十五。
可如今也不過是個賣了廣告公司,弄到了幾百萬,然後進京拉投資的小蝦米。
就這身價,班級裡都沒人愛帶他玩。
好在王敏如今又拉來了幾百萬的投資,勉強能湊夠1000多萬,回去建個夠規模的廠是足夠了。
這個身價才配在班級裡坐著。
王敏找林洛也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想找林洛看看能不能透過銀行介紹個外商。
投資的錢他自己出都可以,就是也想混個合資企業的名頭。
現在對外商的政策實在是太好了。
95年6月國家計委、經貿委、外經貿部首次聯合釋出《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和《指導外商投資方向暫行規定》。
其中詳細分類了,對外商投資的要求。
共劃分了四個種類。鼓勵類、限制類、禁止類、允許類。
其中皮革後整飾加工及其新技術裝置製造恰好在鼓勵類裡。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國家都為了鼓勵外商投資皮革加工給了好政策了,那廣東地方政府更是優惠政策喂到飽啊。
光免稅,土地上的被稱為“兩免三減半”這一個專案,就能省下好幾百萬。
這種好事,放在誰身上,誰都要爭取一下啊。
王敏在班裡甚少說話,因為這溫州口音說話總是硬邦邦的,總是被嘲笑說的是RB話。
好在林洛對他態度不錯,還曾經幫過他。
王敏知道一個道理,遇到問題了,你去找一個曾經幫過你的人幫你,遠要比去找一個有能力幫你的人幫你成功的機會大。
何況這林洛不止曾經幫過自己,還有能力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