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業主都是一些港島人,買了房子也不住,留著租和升值的。
弄得現在哪裡名聲也不是很好了。
還是算了吧。和一群騙子在一起,會教壞孩子的。
要買就買文化文的聚集地。林洛記得,今年就有一個好樓盤。芳城園。
那才是正經的好地方,可惜只有幾棟小洋樓。
著名畫家吳冠中、著名詞作家喬羽及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等都曾在這幾棟小洋樓居住過。
以後影視界名人張國立夫婦、劉曉慶、大山、那英和宋丹丹等也都曾落戶於此。
現在等一個好樓盤可真不容易。
國家開發的好樓盤,都是外銷房,是要賣給外國人換美金的。
買的起房子的老百姓,都是單位效益好的。這單位效益好,自然就有福利房分,不需要買房子。
這單位效益不好不分房子的老百姓倒是需要買房子,但是單位效益都不好了,哪有錢開工資,買房子啊。
弄得地產商開發的樓盤都是要賣給那些做買賣的和外地人。
可現在普遍沒有買房的觀念,大家有錢了是消費,是唱歌,是跳舞,是買好衣服,買大哥大,買各種電子產品。
因為大家都不大相信未來房價還能上天啊。
弄得林洛想買幾套像湯臣一品,港灣一號,釣魚臺七號這樣的豪宅都沒有賣的。
可見市場才決定了價值走向啊。
這時候房地產才幾個利潤,包工頭都不愛給地產商幹活,有這功夫幹幾個單位的工程不好嗎?蓋房子誰買啊。
商人也都覺得,有錢投資什麼地產啊,倒騰DVD,VCD不好嗎?十好幾倍的利潤,能氣哭販毒的。
這種情況雖然現在逐漸好轉,但是想買好房子,只能等到97年以後,政策徹底下來了。
以後取消福利分房了,這老百姓才開始著急買房子,地產行業才徹底騰飛。
指望少部分富起來的人帶動一個行業,沒可能的。
因為他們不是韭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