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常理來說,禁衛之職,意在拱衛王庭,守護諸王。
如非必要,是不會外出征戰的。
然而那是凡俗之界,不是萬界之海。
所以顧川給了禁衛巡視九州,征伐不臣的權利,其意義很明顯,平時安心修行,充當王之儀仗,到了該上戰場的時候,還是得上戰場殺敵。
“赦封丁恢,為王庭御之十三部——御羽部之君,統帥原人王軍,祁連軍共六萬將士,駐守王庭,征伐不臣之族。”
在九州勢力商店內購買了御之十三部的兩部道具後,顧川就思索過模仿贏洲時代的戰部,進行九州戰部勢力構造的完善,也算依葫蘆畫瓢了。
現在的他,沒有任何經驗,只能踩著先輩的經驗,慢慢摸索前進。
當然,他不打算完全按照贏洲時代的戰部進行重塑。
九州不是瀛洲,他也不是瀛,取取經罷了。
九州的御羽之部是由原祁連軍,人王軍共六萬將士所重新組建的。
這是因為如果重新開設新的戰部,以九州現有的子民,強者來說,並不足以支撐戰部的組建。
九州現有戰部十二餘萬,加上收攏的羊舌人族,月蝕王域內的數萬人族彼岸者。
九州現有的子民數量,堪堪突破六萬之數。
這六萬人族彼岸者,多為凡俗之身。
他們不似萬界之海的“原住民”一般,自出生便沐浴在天地靈氣濃郁的環境中,肉身已經對靈氣具有靈感。
彼岸者想要達到入戰部的要求,需先溫養肉身,方可開始錘鍊,開啟靈竅有十二月部引導,倒是還算容易,但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時間來慢慢培養。
九州不可能等他們成長起來。
而且相比較祁連軍,人王軍這等,祁連山寨時期所創的草創戰部來說,歷經無數考驗洗禮的御之十三部體系,更為的完善,也更為的便利。
同時也是為了方便,他便將御羽部當成御之十三部的第一部來培養。
九州現有的祁連軍,人王軍都將歸入御羽之部。
至於何為不將御之十三部下發給祁連軍,人王軍,各自依託御羽,御火來完成戰部內部的“升級換代”。
原因很簡單,人太少了。
不論是祁連軍,還是人王軍,單獨分開都不足以支撐一個御之十三部的建設。
戰爭古城,青銅戰車等諸多戰爭道具,都需要大量的將士來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