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飛舟外形改造達到最佳狀態之前,還是繼續煉製二階上品飛舟。
早在王道遠築基修為時,就在靈珠空間內栽種了許多二階靈木,尤其是金絲碧靈桃非常多。
有了乙木乾坤葫蘆之後,將那些桃樹都移栽到葫蘆中。
還順便擴種了一些,現在也已經能用來煉器了。
二階靈木極其充裕,煉製幾百艘這種二階上品飛舟也算不得什麼。
幾天之後,分身再次煉製出一艘飛舟。
這一艘飛舟是在鵬鳥飛舟的基礎上,繼續改進而來的,這次主要是改進飛舟兩個翅膀的角度。
鵬鳥的飛行姿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平時飛行時,它總是儘量將翅膀張開。
攻擊之時,總是將翅膀半收。
第一次煉製出來的鵬鳥飛舟模仿鵬鳥平時飛行的姿態,翅膀是伸直的。
新煉製出來的飛舟,模仿鵬鳥攻擊時的姿態,翅膀是半收的。
再次帶著飛舟出去測試,同樣是飛半個時辰。
第一個鵬鳥飛舟飛了近一千兩百里,靈力消耗四成。
第二個鵬鳥飛舟飛了近一千四百里,靈力消耗五成左右。
這第二個鵬鳥飛舟速度提升一截,靈力消耗也提高了不少。
若是王道遠自己使用這飛舟,聚靈珠的靈力是無限的,自然是單方面追求速度。
可以後要用來轉移族人,自然是要考慮靈力消耗,儘量在速度和靈力消耗方面找一個平衡點。
經過一年多的不斷摸索,最終確定了兩種形制的鵬鳥飛舟。
一種是單方面追求速度,半個時辰飛出了一千六百餘里,靈力消耗達到六成有餘。
另一種是追求平衡,半個時辰飛出一千三百多里,靈力消耗四成半。
前者是王道遠自用的型別,被命名為雷鵬飛舟。
後者是以後轉移運輸族人,以及連通兩個修仙界所用,被命名為鯤鵬飛舟。
雷鵬飛舟是自用,不需要太大。
即便是帶上週鸞,也用不了多大空間,十丈長已經足夠了。
鯤鵬飛舟以後要運輸大量族人,自然是大一些好,至少要擴大到三十丈長。
從十丈長擴大到三十丈長,也不能簡單的擴大,還要進行一些改進。
任何一種成熟的法器,都要經過無數次的改進。
即便王道遠改進飛舟,並沒有改進核心,但雷鵬飛舟的速度,遠超一般飛舟。
速度增加了六成之多,很可能會出現問題。
雖然不打算將這飛舟煉製成飛行戰船,但增加強度的器紋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