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鋼廠滯留地的專案搞的熱火朝天,由於這件事對四九城裡所有工廠都或多或少有些影響,所以各方勢力也都開始聞風而動。
風暴眼中的何雨柱,每天早出晚歸,看看專案,教教徒弟,小日子過的很單調,也很充實。
院子裡的賈張氏跟棒梗從局子裡面出來以後也都老實的該上學上學,該閉關的閉關……
沒辦法,一個月不到就二進宮,這種進局子的速度已經超過了她體重的增長速度。
而劉羽墨也已經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現在已經出院,在家裡靜養,由何雨水肩負起了照顧劉羽墨的責任。
時間來到了65年的12月22號,這一天正是二十四節氣的冬至。
冬至的到來,意味著嚴寒氣候的正式開始,進入“數九寒天”。
而在從一天,四九城的大爺大媽們都開始了“貓冬”生活。
四合院裡,婁曉娥與何雨水、劉羽墨三人玩起了九九消寒圖。
何雨柱本來打算去什剎海或者護城河看小孩兒們玩‘拖冰床’。
可當他來到院子裡時,卻發現家家戶戶都在包餃子,再想到聾老太太一個人孤苦伶仃的,便放棄了原本的想法,一個人默默廚房裡孤獨的包起了餃子。
……
軍區大院裡,李援朝在聽到何雨柱要搞廠區滯留地試點的時候,他的心裡就有了一些想法。
他是一個追求權力地位的人物,想向父輩一樣建功立業、名動一方。
可是他又不想走軍政的路子,畢竟貪不能貪,還要每天起早貪黑的為一群不認識的赤腳百姓流血流汗,這一點兒都不符合他的地位。
他喜歡一群人團結在自己的身旁,劍鋒所指,所向披靡的感覺。
所以他一直致力於維護自己的形象,慢慢的的開始在這個大院兒的圈子裡擁有了非常高的影響力,打架鬥毆什麼的都是由小弟們乾的。
可是老話說的好:要想馬兒跑還想馬兒不吃草,這是不可能的。
龐大的關係網依靠的不僅僅是人格魅力,還得靠金錢去維繫。
但李援朝就算家裡有礦也頂不住一幫大院子弟整天的胡吃海塞,所以掙錢便成了他的的首要任務。
這個叫何雨柱的廚子,敢搗鼓這麼大的專案,那這裡面的油水一定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