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教授,這樣能行嗎。”
“有什麼不行的,一邊工作一邊讀研究生的情況多了去了,我雖然不大讚成這種讀研究生的模式,不過只要願意學***能夠學到一些東西,比不學習強多了。”
“那就謝謝您了。”
“嗯,回去我給淵樺說說,讓他給你落實,招生在下半年,你也準備準備,平時多看一些書,考試還是要參加的,只是沒有那麼大的難度。”
“好的,我一定抽時間看書,做好準備。”
“嗯,我對林豐市的農業充滿了信心,回去之後,就給學校黨委報告,將林豐市定為農業大學的聯絡單位。”
“譚教授,我都不知道怎麼感謝您了。”
“不用,其實學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下來,能夠學到很多實踐的東西,對他們也是有好處的,總是在學校裡面鑽研學術,時間長了,肯定與實踐脫節,農業研究不必其他的領域,脫離實踐就不可能有什麼成就。”
將譚教授送到賓館,廖凡民告辭了。
走出賓館,廖凡民看見了等在外面的張登才。
“張書記,怎麼沒有回去休息。”
“一直在等你,聽說農業大學準備選擇我們市作為聯絡單位,有這件事情嗎。”
“嗯,這是譚教授提出來的,問題應該不大。”
“嗨,這麼好的事情,你為什麼不給華書記和梁市長彙報啊,難道還等著孫國柱去彙報啊,眼看著功勞被人家搶走啊。”
“這有什麼值得彙報的,事情還沒有成功,說在了前面,萬一不成功呢。”
“你啊,我怎麼說你好,想不到你居然也有書生氣的時候,這件事情怎麼可能不成啊,只要譚教授有這個意思,市裡就可以派人專程到農業大學去,多聯絡多彙報,你以為農業大學的領導是神仙啊,不食人間煙火,他們同樣要看市裡的態度啊。”
“也行,明天你要陪著專家教授團到宜都市去,找機會給華書記和梁市長彙報,爭取得到他們的支援。”
“算了,看你的樣子也不想專門彙報,那我就代勞了。”
縣官不如現管的道理,廖凡民清楚,可他骨子裡還是不願意表功,除非是在劉方勝高官的面前,偶爾會提及自己的功勞。
林豐市的生態農業與特色農業剛剛起步,還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埋頭多做事情才是正道,吹噓就沒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