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凡瑤撅著嘴,看著廖凡民。
“你是市長,你說怎麼喝,人家當然跟著喝酒了,回家了可不能由著你,爸,媽,你們說是不是啊。”
六個人喝完了兩瓶茅臺酒,廖天貴、廖澤熙、廖澤天和廖澤兵喝的稍微多一些,廖凡民和譚淵樺差不多,都是三兩左右,。
喝下了三兩酒,廖凡民神色如常,回家喝酒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譚淵樺的臉色微紅,至於說其餘的人,更是沒事,要不是考慮到廖澤熙等人長途奔波有些辛苦,廖天貴還會拿出來一瓶酒。
房間早就安排好了,烤火的全部都是電爐,放在以前,家裡是承受不住這麼多電費開銷的,現在不一樣了,家裡的條件早就很好了。
南方與北方的習俗不一樣,北京的冬季,雖然氣溫很低,可家裡都是暖氣,在外面裹著厚厚的羽絨服,進屋之後穿著一件薄衣服就可以了,宣明市和蘇家包村不一樣,屋子裡沒有暖氣,必須要烤火才能夠承受。
區別最大的就是洗澡,北京市內溫度高,洗澡沒有寒冷的感覺,蘇家包村不一樣,洗澡的時候,儘管衛生間開著燈暖,可還是感覺到寒冷。
廖凡瑤在北京生活了近七年的時間,習慣了北京的氣候,不過回家之後,還是能夠很快的適應,譚淵樺就不一樣了,北京本地人,一直都是在北京生活,對於蘇家包村的氣候以及習慣,還不是特別適應。
洗澡之後,看見裹著羽絨服、身體微微顫抖的譚淵樺,廖凡民笑了笑。
以及是深夜十一點鐘,廖凡民沒有睡意,儘管開車很疲倦,但他已經習慣每天晚上十二點以後入睡,不管在南華市,還是在林豐市,都是這樣的習慣。
洗澡之後,廖凡民穿好衣服,拿著手電筒出門去轉悠一圈。
廖澤兵跟著廖凡民出去轉悠。
廖澤兵的小女兒廖凡麗已經兩歲,在南華市出生的,么嬸一直將廖凡麗帶在身邊,沒有送回老家,畢竟南華市的條件要好很多。
“么叔,去年的收入還不錯吧。”
“還可以,二哥和我每月的收入都超過一萬元了,算是年底拿到的獎金,接近兩萬元,以前可根本不敢想。”
“廖凡偉上小學二年級了,南華市補課的很多,我看家家戶戶的小孩子,幾乎都在補課,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家裡的錢還夠用吧。”
“夠了夠了,每月的開支不要多少錢,現在也就是小偉的開銷大一些,每月補課需要一千元左右,小麗的開銷還不是很大,你二叔的開銷比我大一些,小玲上小學四年級,小松上三年級,兩個小孩子的開銷不少,每月補課至少兩千元,你二嬸家裡的條件不是很好,每月還要寄一些錢回去。”
“二嬸的哥哥不是也在南華市打工嗎,我記得是跟著二叔的。”
“嗨,別說了,吃不了苦,年前就回家去了,二哥很惱火,嫂子也沒有辦法,你說你沒有什麼文化,那就老老實實的做事情,少不了你的工資,偏偏這山看著那山高,還想做公司的管理人員,這怎麼可能,找了幾次二哥,二哥都沒有答應,嫂子明事理,知道自家哥哥的能力,也不支援。”
“還有這樣的事情啊。”
“這樣的事情多了,別看到處都說農民工能吃苦,那都是年紀偏大的一幫人,三四十歲年紀的最能吃苦,建築企業的老闆也願意要這樣的人,至於年輕人,建築企業都不大願意要,吃不了苦,提出的要求還挺高,動輒就想著三四千的工資,以為錢是大風颳來的啊。”
“怎麼,建築企業的工人有這麼高的工資啊,我現在的工資每月都不到兩千塊。”
“我們哪裡能夠和你比較啊,你們出門有車坐,吃飯也不用掏腰包,我們可都要靠自己,再說了,瞧得起農民工的有幾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