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傑把後期製作的任務交給了秦豔,然後就離開了電視臺。
像《影視深談》這種訪談類節目,它的後期製作還是比較簡單的,不需要什麼特效,也不需要配音,只需把採訪內容剪下到一起再配上字幕就可以了。
徐傑在出門之後給蘇芸打去一個電話,接電話的人是黃小蓉,在確定蘇芸還在片場拍戲之後,立刻坐車趕了過去。
當他來到影視基地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劇組還在進行拍攝,他一出現就被導演張偉強叫到身邊,觀看拍攝的同時,討論一些劇情。
在電影拍攝的過程中,導演經常會為了達到某種效果而對劇本進行修改,這種時候自然少不了諮詢編劇。
編劇不僅要按照導演的意圖進行修改,還要提出相應的建議,比如修改後的劇情是否前後矛盾,是否會影響到整個故事的走向等等。
這也是張偉強希望他能待在劇組的主要原因,因為劇本是他寫的,沒有誰比他更瞭解故事內容。
他的存在,不僅能夠協助導演快速的完成劇情修改,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響到整部電影的拍攝進度。
其實編劇在華夏電影行業裡面的地位是非常低的,特別是在依賴明星和特效的今天,絕大多數時候編劇是沒有多少話語權的。
最關鍵的一點,編劇往往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角色,當一部電影上映之後,口碑好的時候,讚譽是屬於導演和主演的,而當口碑差的時候,編劇往往是被罵的最慘的那個。
而他之所以能被重視,主要還是因為他在京城電視臺工作,而紫禁影業又是京城廣播電視臺的產業,老話講: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京城電視臺的份上,誰不得給他幾分面子呢?
這也是為什麼大導演許盛華向他發出邀請,而他卻不肯離開京城電視臺的原因。
因為只要他在京城電視臺一天,他就是正規軍。
“徐編劇,你看演員這樣演效果怎麼樣?”張偉強一邊指著監視器一邊小聲的向徐傑問道。
他又一次對戲進行了修改。
雖然他覺得這樣做很正常,但是總擔心徐傑會不滿撂挑子。
其實經過短暫的相處,他發現兩人還是有很多共同想法的,而且在他表達自己的拍攝想法時,這個年輕人也能十分準確的把握住重點,並且可以用非常簡單直接的方式傳遞給演員,這一點非常的難能可貴,也讓他非常樂於跟這個年輕人討論劇情。
“不錯,根據演員的表演風格對內容進行修改,我覺得挺好。”徐傑點頭說道。
劇本是死的,但人的活的。
他在寫劇本的時候,除了女主角之外,並不知道其他角色由誰來扮演,有些表演內容可能不適合一些演員,在拍攝的時候為了達到最佳的效果,為演員改戲也是很正常的。
“表演風格的改變,不會影響到後面的人物設定吧?”張偉強問道,畢竟剛拍沒幾天,後面還有很多戲。
“這就要看演員的演技了。”徐傑聽見後說道。
內容是按照演員表演風格改動的,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演員還無法演好角色,那也只說當初選角有問題。
張偉強點點頭,重新將目光落在監視器上。
沒過多久,一場戲結束。
張偉強喊停,演員立刻放鬆下來。
徐傑趕忙起身,搶過黃小蓉手裡的水杯和風扇,給蘇芸拿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