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徐傑今天再次來到一樓時,人家不僅沒把柵欄拆掉,還在柵欄門上按了把一個鎖,不管他在外面怎麼說,上到城市綠化管理條例,下到愛護小區環境人人有責,屋裡就是一點兒動靜都沒有,毫無意外又是一頓閉門羹。
中午,徐傑和張明亮準備回單位吃飯,兩人剛上車,徐傑突然想起一件事。
“亮哥,你不是要請我吃飯嗎?”
“對啊,你說去哪?”張明亮一邊問一邊將暖風開啟,在外面站了一上午,凍的直哆嗦。
“就去你女朋友家的飯館吧。”徐傑說道。
張明亮聽見後一愣,然後點點頭,立刻開車。
汽車在行進到東五環附近的時候停下來。
張明亮指了指外面說道:“就是這裡”
徐傑順著對方所指的方向看去,褐色的木質招牌上寫著五個字:佳德餃子館。
餃子館有上下兩層,面積看起來不小,不過相應的租金肯定也不少。
徐傑跟著張明亮進了門,餃子館裡面很亮堂很乾淨,桌椅都是木質的,傳統古樸,牆上還有大幅的餃子文化宣傳畫,介紹的餃子前世今生、分門別類,後廚還是明檔,在大堂坐著就能看到師傅在包餃子。
此時正值中午用餐時間,然而大堂十幾張桌子卻只有三桌人,生意看起來確實不怎麼樣。
聽到推門聲,原本坐著發呆的一位中年婦女立刻站起身,臉上也露出熱情的笑容,“歡迎光……”
在看到是張明亮後,婦女口中的“臨”字直接嚥了回去,但熱情還在。
“是明亮呀,找曉麗嗎?”
“不是的阿姨,我和同事外出採訪,正好路過這裡,順便過來吃箇中午飯。”張明亮笑著說道。
“你們還沒吃飯?快看看想吃什麼,我讓後廚給你們做。”中年婦女遞過來一本選單。
“徐傑,別跟我客氣,隨便點。”張明亮把選單推到徐傑面前。
“放心,我不會客氣的。”徐傑翻開選單,不僅有煮水餃,還有蒸餃、煎餃,餡料也有十多種,而且除了餃子之外,還有各種炒菜冷盤,名為餃子館,跟飯館沒什麼區別,只不過是以餃子為特色。
徐傑點了一份豬肉白菜的,又點了一份鮁魚的,還要了一份拍黃瓜和一份溜三樣,一個人吃這些差不多了,相比之下張明亮點的比較簡單,一份三鮮餡兒的蒸餃,還有一份幹炸丸子。
“這家餃子館開了多少年?”等阿姨走後,徐傑一邊四處張望一邊向張明亮問道。
“七八年了。”張明亮向前探了探身子,小聲的說道:“曉麗一家是從東北過來的,聽曉麗說,當年她考到京城上大學,她的爸爸媽媽擔心她,於是舉家搬到京城,開了這麼一個餃子館。”
“幹了這麼多年,生意應該越來越好才對,怎麼還能越來越差呢?”徐傑不解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