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已經成為穩定的既得利益群體!
當然,僅憑一群高層官僚,想要在外國勢力的滲透資助和內部的民族主義爆棚的革命環境中,保住歐羅巴帝國無異於痴人說夢。
所以,統一全世界,消除外部威脅,就成了內閣大臣們最渴望的事情。
有外部資源支援的革命游擊隊,與沒有外部資源支援的革命游擊隊,完全是兩個物種。
不要把游擊隊想得多麼英勇,在後膛槍時代,使用冷兵器戰鬥跟自殺沒什麼兩樣。
而沒有外援的游擊隊,光是後勤彈藥補給的問題,就足以讓他們被正規軍生生耗死!
遍觀世界革命史,哪一例成功的革命沒有外部勢力的支援?
即便是法蘭西大革命,在最初的時候,也有資本家們的鼎力相助!
顯而易見的,消滅外部威脅最高效的方式,就是讓全世界只剩下一個國家。
當然,那些落後的土著部落算不上國家……
如今,對歐羅巴帝國有威脅的主權國家,除了那幾個比較能打的附庸國外,只有遠東帝國和北美地區的兩個‘大國’了。
這也是李維要將異界入侵的節點,放在北美和遠東地區的原因。
李維做出決定後,歐羅巴帝國自然而然的開始全力運轉,一艘艘遠洋艦船開始從歐洲港口駛向香港地區,然後透過香港地區,那些早已被淘汰掉的燧發槍和滑膛炮,以完全不正常的價格售賣給血戰中的清政府。
至於售賣給蒙古人的計劃,因為交通條件的限制,被擱置了……
本來內閣中有大臣提議趁此機會資助有獨立傾向的蒙古人,但被李維一票否決了。
否決的原因很簡單,遠東地區能不能扛得住亡靈兵團還是個問題,這時候讓遠東地區分裂有意義麼?
更何況,向清政府販賣軍火,還可以依靠成本較低的海運,向連一個港口都沒有的蒙古人販賣軍火,那成本比軍火本身賣的價格還高!
歐羅巴帝國馬上就要全面換裝新裝備了,武器生產線和更高效的子彈流水線,都需要金錢來支撐,歐羅巴帝國怎麼能把大量的金錢投入到支援蒙古人獨立的事業上?
蒙古人是否獨立,李維是一點都不關心的……
畢竟,李維壓根沒把清政府當成同級別的對手。
於是,向蒙古人提供軍火的計劃只能擱淺,來自歐洲的軍火貿易,只在遠東地區的東南沿海售賣,是公開買賣,價高者得之!
若是蒙古人有本事,就自己派人過來走私吧!
當然,公開買賣在清政府的軍管下,僅僅只是理論上,清政府早就把這些來自歐洲的軍火‘承包’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