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窮的只是政府而已,資本界的力量還是十分強大的。
這場戰爭可不光是為各國君主打的,歐陸的資本界同樣要承擔責任。
這一點,各國政府早就對那些頂級資本家們說明利害關係。
資本無國界那一套,在李維政府中是行不通的,李維政府中是國家掌控一切,你再大再強的資本,進來了也要按照李維的意志變換形狀。
華萊士商業同盟就是李維專門用來對付資本的利器。
這一條自然讓歐陸各國資本家感到不滿乃至恐慌,這也是反法同盟總是可以獲取大筆戰爭貸款,販賣大量戰爭債券的原因。
不是資本界對反法同盟戰爭勝利抱有多大的信心,而是他們不想讓暴君李維贏得戰爭!
越是強大的資本財閥勢力,對暴君李維的華萊士商業同盟越是排斥。
反倒是那些中小資本家比較從心,反正甭管上面是哪位資本大佬掌控,他們都是被吃的魚蝦命運。
當然,比起更加自由一些的歐陸資本界,暴君李維治下的資本規則連中小資本家都比較牴觸,只不過牴觸沒有那麼強烈罷了。
融入到華萊士商業同盟中,對中小資本家來說財富上的損失不大,損失的是未來成就商業巨頭的機遇。
因為羅馬帝國只允許有一頭商業壟斷巨獸——華萊士商業同盟!
一旦進入羅馬帝國的商業體系,基本上永遠不可能成為商業財閥寡頭。
除非羅馬帝國分崩離析,體制徹底改變。
然而,現在李維正值壯年,誰敢去羅馬帝國拼個未來?
不過,資本界也不全都是頭鐵的想要依靠金錢擊敗李維的資本財閥,也有一些比較慫,或者被李維嚇破膽的資本家,遠赴重洋到資本更自由的美利堅合眾國。
只是,跑過去的資本家們也沒有太多安全感,畢竟大家都知道,歐洲就是此時的世界中心,一旦讓暴君李維掌控歐洲,以暴君李維的擴張野望,只要他不死,早晚會登陸美洲大陸!
到時候,依靠美利堅合眾國的力量,對抗整個歐洲還不如投降來的乾脆!
別以為美國佬打贏了獨立戰爭,就以為自家軍隊戰鬥力比肩歐陸軍隊。
其實美國佬自己十分清楚,他們是怎麼贏的獨立戰爭的!
正常美利堅獨立戰爭,其實就是美洲版本的英法戰爭!
華盛頓帶領的大陸軍,不是打輔助就是在打醬油,少數的幾次正面對決,被紅衫軍打的一個勁戰略轉進,保住大陸軍的底子都敢宣稱是一場偉大的勝利!
事實上,絕大多數硬仗都是掛著僱傭軍名頭的法蘭西軍隊打出來的。
從海戰到陸戰,法國人在美利堅獨立戰爭中是砸錢又砸人,比保護自家殖民地投入的還要多!
甚至英國人投降停戰的時候,根本不接受華盛頓代表,他們投降的物件很明確,是法蘭西將軍!
當然,那時候的華盛頓也有自知之明,在停戰會議上,大多數時候都站在法國將軍後面,充當著背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