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不列顛的財力支援,普魯士王國和俄羅斯帝國根本不是羅馬的對手!”
“陛下英明……”
在場的內閣大臣,齊聲附和道。
甭管這個戰略計劃是否成功,反正只要是皇帝陛下想出來的,都必須要口頭支援!
至於不足之處,大家在後面慢慢補充就是。
異口同聲的恭賀後,海軍大臣才再次開口道:
“陛下說的沒錯,在茫茫大海上,我們突然派出一支支艦隊航行到人煙稀少的英倫三島海岸線,並不是什麼難事。
只是,沒有現成的港口,必然會延長登陸時間,若是真的一次性運送幾千人的話,在沒有任何港口設施的海岸線,光是解除安裝士兵和他們攜帶的軍用物資,就需要數日時間。
而大批登陸的軍隊,很難長時間隱瞞蹤跡,我們的登陸點早晚會被發現,到時候就會引來不列顛皇家海軍的圍追堵截。
或許,我們登陸的部隊不會遭到危險,但返航的海軍艦船大機率會被不列顛皇家海軍堵住或追上,最終葬送海底。
如此一來,我們不光會喪失大量的艦船,還會導致已經登陸的部隊無法從本土獲取任何補給品。
只能依靠他們帶過去的那些物資打仗。
士兵們吃穿用度的東西,或許可以以戰養戰,就地補給,但武器彈藥的話,恐怕難以獲取。
除非能攻下擁有軍火庫的大城市或軍事要塞。
只是,英倫三島上的英軍都是本土精銳,無論是大城市還是軍事要塞,都必然會駐紮大批軍隊,並且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有本土作戰優勢和本土民眾的情報支援,我方登陸部隊很難隱藏行蹤,無論進攻哪裡,都必然會遭遇大股敵軍的攔截和抵抗。
最終,恐怕會陷入永無止境的戰鬥,在彈盡糧絕中滅亡。
陛下,沒有本土物資支援的軍隊,就如同無根浮萍,只需要一次失敗,就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而這種登陸機會,我們只有一次,因為艦隊覆滅後,我們很難再組織一支大艦隊運送部隊登陸英倫三島了。”
“一次性運送大量部隊登陸,目標確實大了點,需要的艦船也多,需要押上我們的大艦隊。
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將艦隊化整為零,一艘或幾艘船組成一個登陸小分隊,散在英倫三島漫長的海岸線上,把登陸部隊送上去之後,再讓他們自己匯合作戰。
羅馬近衛軍不畏艱辛死亡,他們一定會配合好的。
而且,分散的部隊,也可以讓不列顛本土陸軍兵力分散。”
“陛下,運送作戰士兵不單單是把人送上去即可,如果要保證士兵的戰鬥力和續航能力,必須給他們準備充足的物資。
這些物資都會佔據船艙中不小的空間,甚至比士兵本人佔據的船艙空間大得多。
所以,一艘船或者幾艘船根本運不了多少士兵,大船的話運送上百人登陸就很不錯了,畢竟船上還有水兵和其他航運補給。
若是縮減士兵的作戰物資,讓他們輕裝登陸的話,倒是可以多運送上去一些人,但他們登陸後必須在幾日內就搜刮到足夠的食物飲水,並且彈藥方面也會捉襟見肘,估計打上一場激烈的戰鬥就會用光攜帶的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