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的籌建不是一蹴而就的,準備的事情還有很多,而拿下伊斯坦布林則是李維想要讓自己的羅馬皇帝冠冕更加名正言順的流程!
至於原本的法蘭西國防軍和新近訓練的洗腦軍隊,在羅馬帝國成立後,都會成為羅馬帝國皇室近衛軍。
不分民族,不分語言,不分文化,只要願意效忠李維,都可以加入到羅馬帝國皇室近衛軍!
這是在名義上,打破李維直轄軍隊的界限。
自此以後,將不會再有所謂的外籍軍團。
雖說這種名號上的改變對李維的統治沒多大變化,但對外界來說卻是一個良性訊號。
同時也彰顯出,李維不再侷限於建立法國人的統治體系的決心,所有的民族和種群,都可以成為李維的子民!
羅馬在歐洲的正統意義,可是非常高的!
隔壁的俄羅斯帝國,就一直堅稱自己是東羅馬帝國的合法繼承人!
東正教從天主教中分裂出去,就是依賴於東羅馬帝國的法統。
籌建羅馬帝國的其他工作自然有相關部門去做,李維現在需要指引的就是如何拿下伊斯坦布林。
於是,李維招來了遠在希臘的亞里士多德。
以正式的外交名義召見!
第四次反法戰爭結束後,亞里士多德在李維的授意下,並沒有解散擴編的希臘國防軍,甚至連全民動員令都沒有取消,如今的希臘仍然在源源不斷的徵召希臘青壯參軍入伍!
完全不顧及對希臘經濟和農業生產的破壞,當然,現在挽回也來不及了……
亞里士多德政府頗有一番破罐子破摔的覺悟,當然,那些希臘官員也知道,無論希臘共和國出現多麼惡劣的糧荒,也不會餓到他們這幫當官的肚皮。
更不用說,亞里士多德背後的支持者是神聖同盟,是恐怖的暴君李維,誰特麼敢多比比?
就算希臘全民造反,他們這些當官的也可以跟著亞里士多德逃亡隔壁的巴爾幹,難不成那些希臘暴民組成的軍隊,還能打得過神聖同盟?
死絕了也不可能啊!
不過,李維很顯然不想如此輕易的放過希臘,他難道就不知道希臘現在就是一個火藥桶,爆炸的時限就在明年冬季,或者更往前一些麼?
趁著希臘共和國沒有被革命思想爆燃,先把希臘共和國的自爆燃料在另一處戰場上釋放,才是正解!
於是,亞里士多德來到了維也納,見到了李維!
亞里士多德見到李維後,第一個問題就是:
“陛下,我不明白,我可以讓希臘更好的為您服務,為何您要讓我將希臘變成這副模樣?
難道陛下不信任我的能力麼?”
亞里士多德有太多的不解,那場決戰結束後,希臘共和國確實有滅國危機,但僅僅只是危機而已。
誰都知道,英國人想要重新調集軍隊,至少需要半年多時間!
在這半年多時間裡,那幾座港口裡的英軍根本沒有能力全面佔領希臘地區。
亞里士多德完全可以徐徐圖之,不用如今這種傷人傷己的全民動員方式,將希臘共和國拖入糧荒倒計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