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反法聯盟都崩解了,全面戰爭系統的獎勵還沒有到賬,是因為瑞士戰爭還沒結束的原因麼?
看來這全面戰爭系統對戰爭的評估跟我預想中的有些不一樣啊。
不對,英國人一直沒有與法蘭西停戰,之前全面戰爭系統仍然結算了獎勵,所以這全面戰爭系統的評估標準並不是跟所有國家恢復和平。
瑞士沒有停戰就不出獎勵,而瑞士的地理位置剛好能威脅到我的法蘭西帝國,並且與之前第二次反法聯盟的戰爭還處於同一個方向的戰線,或許這就是全面戰爭系統沒有結算獎勵的原因。
解決一個方向上的戰爭威脅,才能結算一次獎勵麼?
那如果我讓法蘭西帝國和不列顛政府停戰,是不是還可以結算一次獎勵?
可惜了,不列顛政府是不可能停戰的,除非我做出讓步,同意他們提出的苛刻條件。
不過這次瑞士戰爭結束後,全面戰爭系統若是可以結算獎勵,我的推測就差不多成立了。”
在李維思考期間,辦公室的大門突然被敲響。
“進來吧。”
李維話音落下,馬尼德畢恭畢敬的走了進來。
作為軍情總局的局長,法蘭西帝國情報部門的掌舵人,馬尼德絕對是跟李維彙報頻率最高的內閣大臣。
不過法蘭西帝國並不是只有一個情報間諜體系,準確來說,馬尼德的軍情總局更傾向於情報方面,還有一個沒有對外公開的密諜司,則專注於培養外國革命黨勢力,做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也就是俗稱的間諜工作。
簡單來說,軍情總局的探子像是一個旁觀者,而密諜司的探子則是什麼髒活累活都幹,林登萬兄弟會就是密諜司發展出來最成功的外國革命組織。
在第二次反法戰爭中,神聖羅馬帝國西部邦國的林登萬兄弟會,就是在密諜司的安排下,提前撤離了全部的骨幹成員(普通成員都是平民,很難割捨家鄉),從而使得各個城邦的革命組織短時間內陷入到沉寂之中。
這麼做自然是為了給法蘭西國防軍的進入提供安穩的環境,無論在什麼年代,革命組織都跟混亂和暴動劃上等號!
密諜司能控制的只有林登萬兄弟會的高層,完全掌控的僅僅只是高層中的法國人。
不撤離這些林登萬兄弟會骨幹成員的話,在那些神聖羅馬帝國邦國軍隊被打敗的時候,不甘寂寞的林登萬兄弟會骨幹頭目必然會帶人造反,在革命大義面前,密諜司掌控的高層很難說服大多數人。
所以,還不如一次性全部撤離,畢竟撤離的時候誰也不知道法蘭西國防軍會勢如破竹一般,打垮神聖羅馬帝國聯軍。
等到大局定下來後,密諜司控制下的林登萬兄弟會高層完全可以用保持革命火種為理由,將撤離出來的骨幹成員留在維也納、柏林等沒有被法蘭西帝國掌控的中歐大城市。
並且還可以掌控當地的林登萬兄弟會的革命力量。
林登萬兄弟會的骨幹成員雖然數量不多,但大多數都是對革命抱有堅定意志的人,並且口才的平均水平都不錯。
歷史已經證明,幹革命最重要的不是不怕死,而是要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皮子。
革命思想的傳播方式跟宗教沒多大區別,只不過革命思想更加貼近現實環境,比虛無縹緲的宗教更具有說服力罷了。
甚至林登萬兄弟會還借鑑了傳銷的洗腦模式,這也是林登萬兄弟會能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