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李維政府也完成了接下來的軍事部署,波爾查中將的第二軍被部署在法蘭西北部和萊茵河一線邊境地區,將法蘭西東北部和東部的反法同盟軍隊死死的擋在外面。
克萊貝爾中將的第三軍在法國南部與西班牙王國的邊境線,佈置了一個師的兵力,其餘兵力則以連隊為單位,分散在法蘭西共和國本土,除去巴黎地區外的大中型城市和交通要點。
巴黎地區則有人員擴編到兩萬餘人的警衛師駐防。
後續抓捕的革命分子洗腦訓練而成的兩個師,已經補充進第二軍和第一軍中,其中八成都補充到第一軍之中。
卡爾帶領的第一軍超過十萬戰兵,浩浩蕩蕩的攻入撒丁王國的領土。
而在卡爾對面,則是超過5萬人的撒丁王國陸軍主力和超過六萬人的奧地利軍隊。
還有義大利地區各個邦國組成的聯軍,共計3萬多人。
這已經是反法聯盟在義大利地區動員的極限了。
自從李維政府將復辟的法蘭西王國鎮壓,普奧聯軍被驅逐,逼迫西班牙王國調轉矛頭簽訂軍事同盟條約,並間接導致西葡戰爭爆發後,反法同盟中的奧地利就開始了爆肝模式。
李維政府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出乎想象的強大,讓哈布斯堡王朝感受到了致命危機。
同時,更多的神聖羅馬帝國的邦國,被奧地利和普魯士聯手拉入到反法同盟中,尼德蘭聯合省共和國收復南部比利時地區,並調集全國軍隊加入到普魯士王國領導的反法聯盟軍隊,在萊茵河一線與波爾查的第二軍對峙。
反法聯盟中經歷了初期戰爭的失敗後,已經不再尋求主動進攻,傾向於讓法軍先進攻他們修築的堅固要塞防線。
以此來消耗法軍的實力。
當然,如果李維願意割讓薩伏伊地區的話,反法聯盟還是願意跟法蘭西和談的。
只不過李維僅僅只是聽到這個條件,就將反法聯盟的和談使者轟出巴黎。
讓反法聯盟顏面盡失。
這場法蘭西與反法聯盟之間的戰爭,東歐的沙皇俄國和西亞的奧斯曼帝國,都表現出來極大的興趣,尤其是奧斯曼帝國,正在往巴爾幹地區碼人,如果奧地利在這次戰爭中顯露出疲憊之態,奧斯曼帝國十分樂意從奧地利手中奪取匈牙利地區和特蘭西瓦尼亞地區!
這個時代的奧斯曼帝國雖然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國內還沒有開啟工業革命,在葉卡捷琳娜大帝時期的俄土戰爭中被打的灰頭土臉,但廣袤的領土和人口基數,以及新月教武裝起來的聖戰思想,仍然讓奧斯曼帝國是歐洲各國公認的強敵。
整個巴爾幹地區的基督徒,都在奧斯曼帝國的宗教奴役統治下,苦不堪言。
就連同樣信奉上帝的林登萬兄弟會,都無法在巴爾幹地區紮下跟腳。
皮埃蒙特薩丁尼亞王國簡稱撒丁王國,如今是奧地利的同盟小弟,甚至撒丁王國的軍隊都交給奧地利將軍來指揮,撒丁王國陸軍、奧地利陸軍、義大利邦國聯軍共計15萬人左右的大軍,全都在奧地利將軍們的領導下,並不存在指揮權爭奪的問題。
在反法聯盟眼裡,這十五萬正規軍足以依託堅固的要塞和城市防禦體系,抵擋十萬法軍的進攻。
卡爾面對上百里長度的敵軍防線,為了保證大軍後路不被切斷,將大軍分為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