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統一的奧地利國旗,軍旗的樣式就鮮豔多了,有的是主導軍官拍腦子想出來的軍旗,有的則是貴族指揮官背後家族的旗幟。
這個時代的軍隊上戰場,都會攜帶一面國旗和一面具備個性特色的軍旗。
只有美利堅那幫沒有貴族的泥腿子,才會從頭到尾只用一面國旗……
奧地利軍隊的軍裝清一色都是白色制服,中上層軍官的著裝則有不同的款式和顏色,尤其是他們戴著的帽子,一個比一個花裡胡哨……
這個時期歐洲國家對軍裝的統一要求只是針對基層軍官和普通士兵,對於中高層軍官的約束不是很大。
而更具個人特色的中高階軍官軍服,也可以讓士兵們在戰場上快速發現自家軍官的位置。
什麼?
你說狙擊手的威脅?
抱歉,即便是精良的前裝線膛槍,也就能保證200米的命中率,但中高階軍官哪一個沒事閒得,跑到前線200米距離內?
跑到那麼近的距離,不用狙擊手去獵殺,光是炮彈就容易要了軍官的小命。
離得越近,火炮打的越準!
通通通~
在奧地利列兵展開之際,僅有三個步兵團的尼扎所部遭到了大量實心鐵球的轟擊。
正站成嚴密戰列線的一名前排近衛步兵,胸口部位突然炸裂,一個血淋淋的不規則大洞出現在胸前,旁邊的近衛步兵臉上頓時被噴上一層血花,被擊中的近衛步兵晃盪著撲倒在地,吭都沒吭一聲!
不過更倒黴的是站在這名近衛步兵後面的那個近衛步兵,脖子以上的部位都已經消失不見,周圍的近衛步兵滿身都是紅的白的殘留物……
好在,這枚實心鐵彈已經斜向上飛離了這個連隊方陣,沒有繼續造成殺傷。
就在這時,激揚的戰鼓聲突然響起。
面對佔據絕對兵力優勢的奧地利兵團,尼扎自然不會留有預備隊,將手裡三個團的兵力都壓了上去,在戰鼓的鼓點聲中,一邊前進一邊快速展開戰列線排槍橫陣。
三個團的兵力,隨著與敵軍距離的拉近,漸漸形成了四道橫列。
同時,尼扎麾下的野戰炮也開始發射,抬著臼炮的炮兵則跟在前面的近衛步兵後方數十米之外。
在尼扎身邊則是卡爾給他留下來的一個團的近衛騎兵。
這是卡爾為了讓尼紮在取得勝利後,擴大戰果的部隊。
不錯,卡爾在開戰之前就篤定尼扎必勝,區別只在於損失多寡罷了。
在野戰中,卡爾堅信法蘭西國防軍可以對抗十倍於己的敵人。
這種自信或許有點盲目,至少反法聯盟各國是絕不認同的。
但這也證明了法蘭西國防軍是一支多麼驕傲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