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編結束後,三個軍級部隊的職責也被確定。
兵力最雄厚的第一軍主要負責對外對內的野戰。
第二軍則主要負責對內作戰,當然,如果對外作戰兵力短缺的話,第二軍也會負責增援第一軍,或者乾脆開闢另一條戰線。
幾萬人的兵力在這個時代,足以擔負起一條戰線了!
要知道,在法蘭西大革命前法國統計的人口才兩千九百多萬人,李維入主巴黎之後,由於內戰損失,李維政府初步統計法蘭西人口還剩下大概兩千五百多萬人。
當然,那些鑽山溝溝的游擊隊就沒辦法統計了,實際人數估計會比兩千五百萬多出一些。
然而,這也改變不了數年內戰讓法蘭西人口銳減數百萬的事實!
銳減的人口大部分都不是戰場上被殺死的,而是餓死和集中營式勞務所中累死的……
戰爭中真正在戰場上作戰被殺死的人,永遠都是戰爭損失的人口中的少數。
李維不知道他上輩子那個世界歷史上法蘭西在18世紀的人口是多少,但在這個平行世界中,法蘭西人確實經歷了血的教訓
直到現在,還有很多窮困的法蘭西地區不斷有人餓死。
李維上位後,對法蘭西人民吃飽飯的問題並沒有做出什麼改善,人口聚集的巴黎市民之所以覺得自己沒有以前那般捱餓了,是因為連續的革命和戰爭,導致巴黎地區的人口基數下降不少。
人少了,剩下的人自然也就能獲得更多的食物分配!
巴黎沒有餓死多少人,也是李維成為首席執政官後,一直沒有爆發民亂的原因之一。
不過,巴黎作為法蘭西最繁榮的首都城市,每個月都會有不少外鄉人過來尋求機會。
巴黎由於戰亂減少的人口,早晚會重新恢復。
克萊貝爾帶領的第三軍則主要負責駐守本土。
比如說各個邊境行省,各個城市和交通要點等等,都是第三軍的部隊去駐防。
第一軍和第二軍都屬於機動性質的部隊,只有第三軍是打散了駐防在除去巴黎外,法蘭西全國各地的城市和交通要點。
駐軍多少則根據當地情況調整。
一般而言,安穩的大城市只需要駐守一個營甚至一個連隊即可,畢竟各地還有大量的警察部隊。
法蘭西國防軍整編後,李維政府也釋出了全國警察改革制度,原本的地方保安團和守備兵團全部改編為警察,守備兵團的軍田被收回,變成了領工資的工薪階層……
現在的守備兵團經過第一輪常備軍團的挑選,第二輪法蘭西國防軍整編期間抽調精幹兵源之後,剩下的都是歪瓜裂棗,與地方保安團的軍事素養差不多。
與路易十六的法蘭西王國陸軍的作戰,也體現出守備兵團的戰力多麼羸弱。
如此羸弱的部隊,在李維眼裡自然沒有資格繼續享受軍田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