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18世紀全面戰爭> 245 騎兵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45 騎兵滅 (2 / 4)

某種意義上,督政府可謂是幫李維解決了不少問題。

“開炮!”

最前面的野戰炮率先射出成片的霰彈,一馬當先的普魯士將軍被自己的衛兵牢牢護在身後,成梯次的牆式衝鋒中,第一排衝鋒騎兵頓時出現了數個人仰馬翻的缺口。

緊接著,第二批第三批……以此類推,一門門野戰炮接力棒一般射出呈扇形區域的霰彈,而最開始一馬當先的普魯士騎兵將軍,此時已經退到第二個牆式衝鋒波次中。

與此同時,第一個牆式衝鋒波次的衝鋒騎兵佇列,被接連不斷的霰彈射擊徹底打散,第一波次的衝鋒騎兵只剩下零散的少數幸運兒,不得不調轉馬頭從兩側繞出戰鬥區域。

在跑路過程中,這少數幸運兒還被近衛步兵兼職的炮兵用火槍射下來數人。

普魯士衝鋒騎兵的將軍看到自己麾下的第一波次沒等接敵就被大炮轟散架後,神色一驚,連忙壓制自己的速度,慢慢退入到後面的第三波次,也是最後一個波次之中。

而這時候已經開始最後衝刺的衝鋒騎兵,大部分人都沒有看到他們的將軍迅速蛻化成一個膽小鬼,衝鋒騎兵們正全神貫注的將注意力放在前面。

第二波次仍然是手持長矛的衝鋒騎兵,只有第三波次的衝鋒騎兵裝備的是馬刀。

倒不是說普魯士的騎兵裝備不起足夠多的長矛,而是馬上長矛的使用要求遠高於馬刀。

想要在馬上把長矛玩明白,需要承擔的訓練時長和訓練成本遠高於普通的馬刀騎兵。

所以,歐洲任何大國都不可能給衝鋒騎兵全員訓練成長矛騎兵,而是用訓練成本更高的長矛騎兵跟訓練成本低廉的馬刀騎兵混搭。

反正前排的長矛騎兵撕開敵人的步兵陣列後,馬刀騎兵跟進去砍殺即可,長矛的最大用途就在於破陣。

殺敵反倒是附帶的用途。

當然,正因為長矛騎兵每次衝鋒都要頂在最前面破陣,這個兵種的傷亡率也是最大的,每個國家的長矛騎兵都處於供不應求的階段。

並且一旦爆發戰爭,長矛騎兵由於訓練耗時過長的問題,戰場上損失的長矛騎兵很難在戰爭期間補充回來。

反觀馬刀騎兵,只要找一些馬術不錯的兵源,簡單訓練幾個月就能拉上戰場了。

頂多牆式衝鋒戰術的佇列訓練能多耗費一點時間。

三個波次之間雖然有不小的空隙,但這點空隙相對於輕裝騎兵全力衝刺的速度根本不算什麼。

還在哀嚎的馬匹乃至傷員,被第二波次避無可避的牆式衝鋒騎兵隊友無情踏過。

這就是牆式衝鋒的侷限性,為了保持衝鋒隊形的嚴整和密集,他們很難避過前面倒下的隊友。

當然,這種騎兵牆式衝鋒也正因如此,具備十分可怕的衝撞力。

騎兵殺敵可不單單依靠自己的武器,馬匹本身的衝撞力對敵方步兵來說同樣是致命的利器。

已經沒有機會射第二發的前排近衛步兵兼職炮兵們,已經用火繩點燃了自己的炸藥包引線,他們如同瘋魔的喪屍一般,站成鬆散的一排,手裡拿著裝上了刺刀的燧發槍,迎著普魯士的衝鋒騎兵撲了上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