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當初您喝的毒藥,兒子讓她吃下了。”這句話,只有沈鶴遲一人能聽到。
他聲音低沉,猶如惡魔低語。
時間很快就來到十月底。
江福寶開始全身心的佈置她的醫館。
預計年後開業。
醫館的招牌已經做好了,取名福善堂。
為了搭配裡頭的裝修,招牌上的字並未刷紅漆,而是刷的黑漆。
木門也是選的偏深色的木頭。
門檻很低。
防止病人抬不起腿,跨不過去。
進入大門,分為兩邊,右手邊位置只佔了五分之一,是問診看病的地方,江福寶準備在那裡放一張躺椅,讓病人靠著,她好方便診脈。
正中間是樓梯,通往二樓。
樓梯旁則是去往後院的門,夏天就掛著輕紗隔著,冬天換成擋風的厚布。
左手邊是半面牆的櫃子。
用來裝藥,無數個小抽屜整齊排列著。
外頭的拉環旁,用紅漆寫上了藥材的名字,到時候開業前,就可以按照名字,把藥材放進去。
一樓的窗戶很多,朝南有四扇,朝院子的北向也有四扇。
陽光穿過窗欞,斜著印在地上。
正中間的柱子用的是上好的木材,離近就能聞到一股淡淡的幽香。
藥櫃前面,還有一個轉角櫃檯。
到時候交錢抓藥,都在這裡進行。
江福寶思考著要給櫃檯處,添置什麼東西。
筆墨紙硯是不可少的,他開藥方記賬都得用到,還有稱藥的桿秤,以及秤砣,包括包藥的油紙和打包油紙的麻繩。
算盤也得備上。
開業時,抽屜裡也要準備一些碎銀子和銅板,到時候好找零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