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這些,張世平盤膝坐在床榻之上,雙手各著一塊中品靈石,凝練法力。
靈石之間大體分為下中上三品,每者之間所蘊含的法力約有百倍之差。至於所謂的極品靈石,更像是一種天材地寶,幾乎沒有元嬰修士會單純地用極品靈石去用來凝練法力。
煉氣後期的修士,一個時辰所能煉化的靈氣,大約就是一塊下品靈石的所含的靈氣量,縱使一天十二個時辰,沒有片刻停歇,所能煉化的下品靈石也就十二塊。不過若是在靈氣充沛之地,修士煉氣無須全部依靠靈石。
而築基後期修士煉化靈氣的速度,明顯要比煉氣修士快上數倍之多,一天下來約是一枚中品靈石。
至今金丹修士一個時辰下來,吐納煉化靈氣的量,大致是一枚中品靈石。
直至到了元嬰以後,張世平一天所煉化的靈氣,已足以抵得上一枚上品靈石了。
這也是修仙界中,劃分靈石品階的一個大致依據,然後漸漸地流傳開來。
這元嬰修士一身的法力,要是全都依靠靈石煉化,那麼就算是堆成山一般的靈石,也不夠消耗。
故而在世俗之中,修為越高的修士,就越少見。
到了如今的境界,張世平也理解了小寰界為何壓制著修士的修行,不讓元嬰修士如古時一般,順利地成為化神修士。這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在這小寰界這般靈氣不斷衰退的修行環境中,一旦修士成為了化神以後,一部分尊者定是千方百計地將要離開此界。
這等級數的修士一旦離去,就幾乎不可能再回來,而他們一身凝練的數千年的磅礴精純法力,還是這漫長時間裡面所收集的海量靈物,也會一併被帶走。
這一部分的靈機失去了,便是真正的損失。
長此以往下來,小寰界整體靈氣恢復的速度,自然也會慢了許多,甚至還會不斷地倒退,最後成為一個全無靈氣的荒蕪世界,世間再也沒有半個修士。
這或許也就是為何十餘萬年前,小寰界還存在著大乘修士,而到了今日連化神也難出,極有可能是那些渡劫、合體、煉虛、化神修士,見此界已不能滿足他們的修行,也效仿前人,一一離去,其中不知帶走了多少靈物,這才造成了今日衰敗之景。
不然十餘萬年的時間,對於一方世界而言,只是短短的一段時間,決然不會出現那麼大的變故!
而據張世平所推測,那位魔尊之所以以化身降臨小寰界,弄出這一個玄機合魂如此大的動靜,或許就是不願看到小寰界靈機重現的一天。這些事情,張世平明白,其他元嬰修士自然也有人想的到,但是並沒有人去說,反倒是一個個如蝶蜂撲蜜般,盼著望著那魔尊降臨,帶著他們離開。
如此也只能說是修士求生的本性罷了,對於這種救命的稻草,壽元將近的元嬰化神抓還來不及,怎麼會想著捨身反哺小寰界?
張世平如今壽元還充足,自然不急,能以旁觀的心態其看待事情,但是若是哪一天他壽元不多了,而離開的機緣又近在眼前,那麼他也極有可能成為這種人。
只不過就在他這樣想之前,有位化神尊者卻曾捨棄了數次近在眼前離開小寰界的機緣,在滄古洋上散化為漫天璀璨的靈光,將自身五千年來所修得的,精純過後的磅礴法力,全數還給了這方世界,悄然落幕!
而這場哀事的見證者只有一頭心懷不軌的老狻猊,在空自嗟嘆著,也不知它是因為紅月這位道友如此離去而觸動,還是在沒有得到一具化神肉身而惋惜。
若是所有的高階修士,都如紅月尊者這般為人,那麼指不定在一段漫長的時間後,小寰界的靈機會慢慢地重現上古靈寰界時候的盛景,化為一方修行樂土。
奈何人之道,從來都是損不足以奉有餘!有些事情,只要開了個頭,就會如雪崩一般,蔓延而開,非一人之力所能阻擋!
……
這座養望樓整體並不算太大,皆在張世平神識範圍之中,因而他也沒特意將房間訂在這幾人附近。
再佈置好這個只有隔音與預警作用的法陣以後,張世平神識分別掃視了江若流那行人一番,見那個萬劍門的修士在江若流門前來回踱步,想敲門卻又有些猶豫,而那位疑似歡陰宗的陰柔男子與黃臉大漢則是住在隔壁,各自安定地盤膝打坐,並沒有在私底下再商量著什麼事情。
據之前那兩人的交談,這個鷹鉤鼻的齊姓修士乃是萬劍門的金丹,可張世平並不打算這時候就動手將其滅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