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修士兩千三百有餘,如今在衝靈山脈中的除了十餘位築基修士,還有那些練氣九層的年輕修士,餘下的最多就是這些剛剛踏入修行路的少年人。
張家弟子一旦測出了靈根,那不管靈根優劣與否,他們皆從五六歲開始一起在族學裡識字習文,一直到十二歲前,都在學習各類典籍文章,諸如與修行有關的五行、陰陽、醫學。當然除了習文之外,這些少年還兼修各種強身健體的武藝,以作固本培元。
期間,每隔上三日時間,張家更會根據這些少年每個人的體質,配置不同的靈藥藥浴,為其洗煉身體,擴充套件經脈,為今後的修行打下基礎。
如此數年下來,待根基打好了以後,心性也較為成熟了以後,家族才會教授這些孩子修行之法。
只不過他們煉氣後的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並不是什麼比鬥,而是由張家築基修士領著去打掃家族祠堂。在此次過後,也意味著他們不同的人生開始。
以往這些孩子中,有些佼佼者還能去拜見張世平這位家族老祖。不過那是很早之前,張世平剛結丹不久,他還在翠竹谷的時候了。到了青火谷以後,如今能長住在谷中的也就只有張必行這個後輩弟子一人。
張世平曾訓下的祖規,能保證每個張家身懷靈根的孩童在踏入修行前,皆供以相同的待遇。不過規定在當這些少年踏入修行以後,就已不再適用。
散修也好,家族修士也罷,只要是修士,那所能做的就只有一個字,那就是‘爭’。
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
那些修行精進的張家弟子,自然能在衝靈山中靜心修行,而那些不合適修行的張家子弟,他們後面的選擇並不多,不是去管理家族的事務,就是外出闖蕩尋覓屬於自己的機緣。
當然這修行精進之說,也只是在煉氣境界而已。
當他們修行到了煉氣後期以後,少說有九成以上的張家修士,修行速度就會減緩下來,不復年輕那般進展神速。而一旦年歲超過三十以後,他們還未修行到煉氣九層,那就要外出去賺取靈石或是家族貢獻,來換取築基丹,為今後的築基做準備。
這一些事情,在他們打掃過祠堂過後,張添雅都會將其明明白白說清楚。
只是在他們一行人剛登上白石石階,穿過門樓的時候,張添雅臉色猛然一變,留下一聲‘你們在原地等著’以後,
不過片刻工夫,她就從最後的石階上,朝著祠堂那大門而去、繞過影壁,如風一般穿過廊道,拱門,她就出現在那放著祖宗牌位還有族人長命燈的後寢殿門前。
此刻,兩個中年修士正滿臉愁容,又有幾分著急地從裡面飛跑了出來。
他們一看到張添雅這位前族長,腳步更是快了幾分,隔著二三十丈遠,就遙聲喊道:“長老出事了。志彧長老還有其他一起出行的必覺、必鏞……”
“知道了,我先看一看。”張添雅還未等著兩人說完,就滿臉鐵青地打斷了他們。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