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鬥鎧> 二百九十四 說客(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百九十四 說客(上) (1 / 2)

 一秒記住【.】,本站為您提供熱門免費閱讀。

江海是個很雷厲風行的人,孟聚深刻地體會到了這點。

中路軍主力還停留在冀州的蒲儀縣休整呢,江海已經乾脆利索地辭去了中路軍中軍指揮的職務,將手頭的兵馬和鬥鎧都移交給了王虎和齊鵬,然後,他領著親兵隊伍,當天就冒著濛濛的雨水騎馬離開了蒲儀縣,直到大軍離開蒲儀縣之後,孟聚都不知道江海去了哪——孟聚甚至有過猜想,他該不會一氣之下怒而出走了吧?

直到一個月後,孟聚已出冀州了,一個滿身泥水的信使才趕上了中軍,孟聚才重又知道了江海的動向。

原來,這個月裡,江海領著親兵已經在雨季裡把冀州的幾個縣城給走了一遍,從荒山野林間搜找出了數以千計的難民,將他們重新引領到平原上,開始拓荒和定居——中國的老百姓就像野草一樣,他們經常被摧殘,但要想徹底殺絕他們,這卻是很難辦到的。

在信中,江海向孟聚彙報,他目前在冀州靠近中山郡的唐村縣、木亦縣等地已經開始了拓荒,目前已招募到難民五千多人,編組成十四個村落,已給流民劃分了耕地,委派了統管的頭人,開始了軍屯建制。但今年春耕的節氣已經錯過了,第一季夏收怕是收成不會好,糧食收成怕是隻能勉強自給。但江海估計,到第二季時候,軍屯區應該能增加到三萬流民的編制,能開拓荒田十萬畝,那時,軍屯應該就能轉虧為盈,能為大軍提供糧草了。

但在目前,軍屯區還需要中路軍的大力支援,急需糧食五百石,耕牛兩百頭,犁具五百副、鐵鍋一百口、棉被五百鋪。。。

看著那頁長長的清單,孟聚能做的只有嘆氣了:不辭勞苦。以都督之尊沐風櫛雨親臨田埂,江海的這個態度,再怎麼說都是無可挑剔了。倘若不是自己心存芥蒂,在麾下能有這樣一個認真負責的能吏,自己該感到高興才對。

但現在,江海越是表現得盡忠職守,孟聚就越是感覺心虛。他思慮再三,終於還是在江海的來函上批覆了:“同意調撥。函上所列物輜轉幷州布政使李從速辦理。即發。”

籤罷,他將這封覆函放進了閱完的公文裡,招呼帳外的書吏進來:“這都是今天要發的,你們登記好,交給參文處——特別是最後這份,請文先生看完過來下,我想聽聽他意見。”

書吏應聲將那堆公文疊起來抱走了,看著他的背影,孟聚有點發愣。

以前在東平時候,孟聚對地方民政一直不甚上心。他治理地方的辦法有點類似後世的承包責任制:地方官府怎麼施政,怎麼治民。他一概不理,只要在夏秋兩季的徵收時節,地方官府能把軍糧交夠上來就行了,至於民政、財政、治安、司法等事務,孟聚一般都留給當地官府自理——並非孟聚不知道這樣做的後遺症很大,只是他精力有限,光是忙活軍務就累得虛脫。實在顧不上地方上的事了。

但這種放羊式的理政方式,放在東平時代還能勉強湊合——那時地窄人少,政務沒多少。孟聚料不料理都差不多。但現在的話,隨著各路兵馬頻頻報捷,東平軍的地盤越來越大,每天從各地發來的公文都有幾十件,建立一個協調各地、統管全域性的中樞機構就很有必要了。

為此,孟聚成立了“參軍文書處”——這聽起來像是主帥身邊的文書助手,但擁有的權力卻是極大:他們有權查閱機密文書,知悉各處要害軍機,各地官府和軍將給孟聚發來的公文和請示,也是由他們先審閱並擬處置意見再遞孟聚決策,而孟聚對各地東平駐軍和地方官府釋出的命令,也都要透過這參軍文書處稽核後釋出,認為所決不妥的,文書處甚至可以退還給孟聚重議。

正如孟聚所估計的那樣,文先生很快就過來了,手上拿著的正是孟聚江海的那份文書。看到他過來,孟聚鬆了口氣:看來,自己方才的猶豫是對的。文先生肯定是也要自己不要答應江海要求的吧?

文先生坐下,直截進入了主題:“主公,學生剛剛看到了江都督的請示,您的處置。。。先生覺得,稍可斟酌。”

“哦,先生也覺得不妥嗎?既然如此,本座就乾脆回絕江都督好了。”

“拒絕?”文先生詫異地望著孟聚:“學生何曾說過這話?學生這趟前來,就是想勸主公:對冀州的請求,主公您不但要答應,還要加倍給才對。”

孟聚愣住了:“文先生,你說的什麼?加倍給?光是江都督所要的,本座籌措起來就很吃力了,何況加倍給付?”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