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本宗果斷介入,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終於成功說服姜清正,將家主之位傳給了薑湯,使一場大動亂消弭於萌芽之際,維持了數百年的穩定。”
“而今姜家的境遇一如當年姜清正坐化之時,薑湯本與姜清正年歲相當,這也是為什麼姜清正選擇傳位薑湯的原因之一,蓋因以其壽元,縱然當了家主也無法長久,最終還是會流落到姜雲明之手。”
“那個時候,沒有了薑湯的威脅,姜雲明自然穩坐家主之位,也不會造成任何的內部分裂。”
“薑湯當了數百年家主,現今其壽元無多,聽說情況很危急,已失去了對姜家的實際掌控力,而姜家內部情況又發生了重大變化,使得危機再度降臨。”
“姜家上一代家主姜清正坐化之際,姜家有資格競爭家主之位的,只有薑湯和姜雲明。考慮到姜雲明勢力根深,在姜家內部威望素重,兼之其壽元無多,頂多不過幾百年的壽元,多方衡量考慮之下。”
“為避免內部矛盾,姜清正這才決定順應上下人心,將家主之位傳給薑湯。原本是打算薑湯壽元枯竭,坐化之後,再將家主位相次傳給姜雲明,如此既避免了摩擦,又能使各方都滿意。”
“哪知計劃不如變化,幾十年前,薑湯之子姜昌竟意外突破至大乘境,使得姜雲明有了競爭家主之位的對手。”
“姜清正尚在時,姜昌還只是合體中期修士,根本威脅不到姜雲明的位置,卻不想短短几百年間,姜昌竟然從合體中期跨越到了大乘之境,外界都在猜測其定然獲得了大機緣。”
“無論是什麼原因,總之姜昌的崛起,使姜家內部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薑湯近年壽元將近,更使得局勢變得十分緊張。”
“姜昌口碑一向不錯,再加上薑湯的根基勢力,他很有機會成為姜家下一任家主。”
“然姜雲明那邊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在姜清正坐化之際,他就已經做出過退讓,如今薑湯坐化在即,他不可能會再退。蓋因姜昌壽元比他還要充沛,如果這次不能順利當上家主,那他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此事若處理不好,很有可能演變成了一場內鬥,從而波及青州兗州的穩定。”
“宗門對此十分關切,本部因此也受到了密令,要我們盯緊姜家駐本城主事姜心的一舉一動。”
“此事是我在負責,我聽聞你的那幾個下屬,原本投靠過姜家,因此讓他們將自己的卷宗資料呈交上來。”
唐寧如此聽他娓娓道來,點了點頭,總算明白事情的前因後果了:“師叔,他們之前的確投靠過姜家,因原乾易宗弟子姜羽桓本是姜家子弟,清海大戰後又被納入姜家,他們實則是投靠姜羽桓去的。”
“不過,他們之前接觸的都是一些像弟子這般的底層人物,根本沒機會了解姜家內部動向和辛秘,恐怕對此事不會有什麼幫助,方師叔將他們調到聯隊來,不知是要用他們做什麼?”
黃淵道:“姜家的大人物,那種級別的大修士,天下又有幾人能具體接觸到,聯隊將此事交給我,難道我又能瞭解到姜家內部辛秘?不過是各盡心力罷了,姜家上層人物自有宗門高層去負責,我們只做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事。”
“這個姜羽桓,你瞭解多少?”
唐寧道:“弟子在乾易宗時與他多有交集,但算不上十分熟絡,只知其乃姜家後裔子弟,及至入本宗後,弟子與方主事一道前往東萊郡城時,偶然與其相遇,這才知曉,其曾祖因犯了過失,被姜家貶至清海,勒令其世居新港,五世之後,子孫方可返回姜家。”
“姜羽桓乃是其曾祖第四世子孫,本來是沒有機會重回姜家的,青海大戰時,乾易宗響應玄門號召,離開清海,加入青州同盟軍。”
“就是在此期間,姜羽桓得遇貴人,將他調至東萊郡城,又在清海大戰之後,將他接回了姜家。”
“高原、陳曉凡、嚴卿、張堯四人本都是跟隨其謀事的,最終因姜羽桓被陷害,他們惶恐之下才投奔弟子,此事卷宗裡已有交代,弟子就不詳述了。”
黃淵點了點頭:“你可知姜羽桓的那個所謂貴人乃是何人?”
“這個…弟子記得聽他說起過,乃是其曾祖的叔伯兄弟還是什麼的,具體是何人弟子並不知曉,弟子自那次與他分別之後,就再也沒聽過他的訊息了。”
“庇護姜羽桓的這個人名叫姜德興,據我們瞭解,其乃姜羽桓曾祖姜德居之兄,這個姜德興是姜家的一個重要人物,乃姜昌親信心腹,姜羽桓目今就在他座下任職。”
唐寧聽聞此言,心下微微一驚,沒想到聯隊已經調查這麼深了,竟然連姜羽桓來歷以及身後背景都已經摸查的一乾二淨,到了此刻,他就算再愚笨,也能大致猜到黃淵喚自己來的意圖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