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側一人身高膀闊,面如重棗。
唐寧依稀記得右側之人乃元易殿內監部弟子,至於左側之人,他實在記不起來。
三人快步行至他跟前,躬身行禮,口稱唐師叔。
唐寧微微點頭,問道:“除你們外,本宗還有其他人跟隨而來嗎?”
高原答道:“還有另外三名師兄弟,正在客棧房間內修行,師叔請。”
四人一道上了閣樓二層,來到一長廊的石室前,高原推門而入,內裡空蕩簡陋的屋室內盤坐著三道身影。
見他入內,三人連忙起身行禮。
唐寧擺了擺手:“都不必多禮了,坐吧!”
幾人皆依言盤膝而坐,唐寧開口道:“知曉你們一路行來頗不容易,本來你們都已在環苑亭立足,實在不應該再讓你們奔波,但事出突然,為防萬一,才讓高原傳話,將你們帶至城中。”
“師叔有命,弟子等不敢不遵。高原答道。”
“一晃這麼多年,很多人我都不大記得了,還是先自我介紹吧!你們既然來了郡城,我自然要對你們負責,大家同坐一條船,今後要齊心協力,同甘共苦。”
“弟子高原,原兵仗部弟子。”
“弟子嚴卿,原內監部弟子。”
“弟子許佳音,原密保了弟子。”
“弟子張堯,原司隸部弟子。”
“弟子陳曉凡,原督察部弟子。”
“弟子汪嘉欣,原任調部弟子。”
在場六人,五男一女,皆是築基修士,其中以陳曉凡修為最高,築基後期修為。
高原和嚴卿,許佳音皆築基中期修為。
張堯和汪嘉欣則只有築基初期修為。
之所以沒有煉氣修士,蓋因從乾易宗逃亡數十年,百人隊伍走的走,散的散,逃的逃,當初的煉氣弟子都已築基。
沒有築基的基本壽元走到盡頭都已坐化,而整個隊伍又沒有招收新鮮血液,自然而然淘汰了煉氣修士,只剩築基弟子。
唐寧望著跟前六名弟子,心中欣慰,乾易宗數千年血脈,終究還是留下了一些痕跡,這些對宗派不離不棄的人,正是來日重建宗門的希望。
(這本書寫到現在兩百三十萬字還是三百多的均訂,整個起點幾乎都找不到幾本成績這麼差的書。換了別人,早就不寫了。這不是抱怨,只是有點心灰意冷,或者說是想通了。)
(所以書還是會盡力寫下去,更新方面嘛!就隨緣了,節假日該休得休,平常上班太忙的話,也可能歇一歇,希望大家能理解。)
(不能理解的話,也沒辦法。我這條鹹魚也不想翻身了,就這樣躺著吧!)
(其實有時候想想,當條鹹魚也挺好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