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信徒們,見到雷音寺建成的此番異象,歡呼雀躍,心裡對佛祖之道更是充滿堅信。
釋迦牟尼在此立教,便是聽取了菩提的建議,先是打牢根基,再謀劃東方有聲望之人前來學道,然後再去傳往東方。
有點‘載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的意思。
釋迦牟尼很快便將教內一切安排妥當,留下教徒暫時自行悟道,便獨自離開,尋找靈山西方教,去完成菩提的其它交代。
就在他離開雷音寺,翻過山後走了不遠路,便又看到一座山。
他望向山頂那不似人間的建築,其中瀰漫著自己所習的大道道韻,便知道自己抵達西方教了。
他也是暗歎緣分的神奇,自己本就是要前往靈山建教,不成想真真來到距離靈山不遠的範圍。
釋迦牟尼覺著自己的人生很是順利,不管是什麼所求,都很是容易便達成。
他搖搖頭不再多想,順不順利又如何?向道之心不變才是最重要的。
不久時間,釋迦牟尼便來到西方教的殿內。
他見燃燈正在為殿內弟子講道,也是沒有講話,端坐一旁聽道。
釋迦牟尼知道菩提老師師從燃燈掌教,想來定是有強大之處。
他一邊聽道,一邊結合自己所學所悟進行印證。
講道很快便結束,也是燃燈知道釋迦牟尼前來,自己的計劃將得以實施了。
他笑了笑道:“眾位教徒,今日我講道結束,來了位咱西方教的貴人——佛祖釋迦牟尼,他接下來將為你們講道。”
燃燈其實也是有考驗一下釋迦牟尼的意思。
眾教徒面露疑惑與懷疑之色,不過既然掌教這麼說了,那自己等人自然是認真聽就是了,有啥意見也是聽完再發表。
釋迦牟尼也沒有謙虛,他知道只有自己展示出自己的能耐,才能吸引到他們前往佛教,然後完成燃燈掌教與師尊菩提的期待。
更重要的是,殿內一眾生靈將成為自己佛教初始班底,對於教派壯大意義重大。
他保持一成不變的笑容,緩緩進燃燈讓出的講道臺,也沒說什麼開場白,直接開始講解自己所學、所悟、所印證。
釋迦牟尼雖然還很年輕,但他佛緣深厚,佛性極高。
既然菩提敢於讓他開教立派,那也是能夠說明他的資質與能耐。
釋迦牟尼一邊講道,一邊參悟。
只見他口吐金蓮,大道之理不斷以金光模樣飛散開來,一時間大殿之內馨香四溢,異象升騰。
大殿外也是有仙鶴盤旋,或走獸聽道。
一旁的燃燈一臉欣慰,他其實心裡很是震驚,這資質真真逆天!
他可是知道菩提行走洪荒才沒多久時間。
他心中也是拿定了注意,,將西方教的未來交給他是妥了。
對教義有這麼深的理解,那麼對於教的維護,自然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