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雖修道資質愚鈍,但也學得一些小法術。
他施展風遁之術,很快便抵達朝歌城,來到年輕時候的居所。
四十多年未見,宋異人見姜尚返回,一眼就認了出來,直接上去就是一個熊抱。
他雖不知道這些年姜尚去了哪裡,但這並不影響他們之間的友誼。
宋異人連忙將姜尚邀請到屋內,熱情款待。
兩人便是聊了起來。
很快,兩人便相互聊到關於這四十年來各自的際遇。
宋異人沒有因為姜尚修道拉垮而輕視他,更多的是對於他處境的關心。
他想了想,安慰道:“既然你已經回來,我家自然是你家。”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願意幫你做媒,找個妻子,生子續姜家香火。”
姜尚聞言也是沒有意見,既然兄弟這麼講,自己也是入鄉隨俗的好。
次日。
宋異人便來到臨近的馬家山莊,見到了員外馬洪。
他便開門見山道:“我有一兄弟,姓姜名尚字子牙,別號飛熊,常年在外學藝,至今未娶,可否將您的女兒許配。”
馬員外有女六十八,和年近七十的姜尚相比,年齡上也是比較匹配的。
馬員外知道宋異人忠厚老實,對他也是信得過的,而且自己女兒算是改嫁,當即便答應了這門親事。
兩人很快便在宋異人的見證下成親。
婚後的姜子牙,時常嘆自己學道未成,也是荒廢了謀生的手段,經常愁眉不展。
馬氏見他一天無所事事,在那和木頭一樣,抱怨道:“姜尚,你真是個廢物,嫁給你算我瞎了眼!”
姜子牙也是知道自己不佔理,於是也不多說,繼續保持沉默。
兩月後…
馬氏更是變本加厲道:“你要是不去掙錢,咱這婚還是離了算了。”
姜子牙心想,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離婚的話會辜負了異人兄弟的好意。
最終他是想到了一個謀生之法,那就是自己在崑崙山上時,偶爾編制籮筐盛放物品,他便開始編制起來。
次日,姜子牙便擔著籮筐去朝歌城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