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也見到袁天罡。
是個老頭,也是道士裝,雙眼有神,仙風道骨。
對這位預言武則天稱帝的大佬,他可是佩服至極。
他並沒有主動去聊,因為他覺得搞定李淳風,便是搞定了他師傅。
在李二旨意下達,禮單變動時他看到一個名字武士彠,便建議保留下來。
他想延續那個人類教父的想法,幫助這些個名人,自己借勢出名。他們牛叉,自己就是牛叉老祖!
近來李勝的公司進展迅速,不止步於已取得的成就。
他已經開始佈局周邊的城市,準備在兩年內拿下三十六郡,也就是三十六個府城,爭取讓公司快速遍佈大唐,獲取更多資源支援。
到那時,全民生活才能得到良好改善,從而為系統提供更豐富的資料支撐。
這也符合他的素養,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這日。
李二收到了探子報送的資訊:突厥與吐蕃,都在廣收糧草,集結兵馬,風雨欲來。
他很快便召見了大臣們。
有人以為不會攻打大唐,可能只是演練;有人以為先下手為強,打個措手不及。
就算好戰,問題是大唐外強中乾,糧食儲備,軍隊數量都不足以跨境出征。
李二想到了李勝的建議:內部分化,於是召見他再次細聊。
“陛下,突厥方面,據我分析,頡利和突利在一些理念上不合。我們可以安排人手,前去鼓動他們內戰。必要時暗中提供一些物質援助。”
“如今我公司熱武器還需一些時間,如此便可為我們的發展爭取時間。至於吐蕃,近期不會有所動,等震懾突厥,便可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李勝抽絲剝繭,從自己所知資訊進行分析。
李二沉思良久,便做出決定道:
“那先行一試!我也會安排人員做好防守準備。兩手準備總歸是沒錯的。”
李勝突然想起,好像歷史上突厥打到長安,簽定渭水之盟,有人叛變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