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院落裝修很典雅,是文人的風格。也不大,就幾間小屋。
院裡還有個小池塘,旁邊一棵垂柳迎風招展。清掃很乾淨。想來先前住戶是位有品位,有涵養的讀書人。
房子很滿意,交了銀兩後,便將行李從客棧帶回,順便購置了生活用品。為啥不兌換?情緒值省著用。
收拾妥當,便掏出A4紙、中性筆,開始寫家書報平安,當然村、縣、府都有書信,起碼得告知居住地址。
至於接下來的計劃,環境熟悉後再說。有buff加身,努努力,未來可期。
長安城的冬天,和杏花村相差不多。很冷!就算想出門,也得鼓起勇氣。
李勝購置了火盆,姑且將就著用。至於火爐,已經定製給專門找來的鐵匠,就和自己一個院子裡。
他準備過幾天再去租賃工廠、安排員工宿舍,辦理妥當在安排過去。
鐵匠老劉是個實誠人,打鐵是祖傳的手藝,聽李勝給錢不含糊,就跟著他幹了,說實話他從沒住過這麼好的地方。
除了日常按設計製作火爐,他也兼職打掃衛生。剛開始李勝覺得自己動手即可, 院子不大,無需找人,後來也就撒懶讓老劉代勞了。
冬天不適合搞建築,混凝土不好澆築,所以他準備先以學習為主,不著急開展事業,會分擔精力。
一些準備工作,也是順手可為,比如做一些計劃,打通人脈,踩點等等,磨刀不誤砍柴工也是硬道理。
所以無論客觀,還是主觀,不宜大刀闊斧地搞。
三日後。
李勝也在國子監結識了新朋友。
有商賈學子周圓、方寸,都人如其名,前者圓滾滾的,後者比較緊湊。
有豪門學習房俊、長孫衝、杜構等人,看上去彬彬有禮、也不高傲。
有見到千古名相魏徵,五官整齊,像個嚴謹的研究員,走起路歪著頭,很有脾氣的樣子。
平頭哥要是看到,肯定表示不服。
這位太子太師兼名相。
打照面,是那日他在自己班,找兒子魏書玉的時候。
想當這位學生,還得是皇親國戚,避險起見,兒子都不教,當然只是明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