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只是一牆之隔,但是朱由校並沒有太過暖閣之外的事。
而文官們此時就更不會關心皇帝了,對於他們來說,在這次變動中站隊成功才是首要。
張瑞圖現在是信心滿滿,秦世子和晉世子那裡他早就有所聯絡,而且也與他們交代過一些事。
只要這個藩王世子站在自己這邊,他就算不能成功擁立廣藩回來繼位,但也不會讓王在晉和盧象升等人的想法實現。
朱存樞和朱審烜也沒有想到,這立儲之事竟然會牽扯到他們的身上。
對於禮部官員的邀請,二人就算再沒有政治水平也知道,這渾水趟不得。
因此是連連拒絕,說什麼也不願意去皇宮。
對於他們來說,誰當皇帝都無所謂,對他們沒有半點影響。
他們這親藩世子的身份是改變不了,只等自己老爹殯天后就世襲王爵,榮華富貴過完這一生。
更何況他二人也是瞭解一些內情的,知道這是皇帝的計謀,是一張無形的大網。
這要是參與進去了,恐怕幾個呼吸就能把他二人淹死在裡面。
「世子啊,此乃關乎我大明朝千秋萬代的江山社稷啊。」
「二位世子乃是宗藩之首,難道真要坐視我大明朝廷女幹臣當道,禍國殃民之事發生不可?」
看著這官員在自己面前聲淚俱下的哭嚎,朱存樞和朱審烜根本不為所動,只是澹澹說道:
「先生,不是我二人不願意,而是我二人實在沒有資格和權力參與這等大事啊。」
朱審烜也是在一旁附和道:
「是啊,如果你非要我們宗藩參與,不如速速修書一封,快馬送往太原,交由我父王決斷?」
聽到兩位世子的回答,這官員心裡也知道,要讓他們進宮議事已然是不可能的了。
於是只能心情惆悵的回到了乾清宮。
張瑞圖見他單獨回來了,也是一臉疑惑。
一番詢問才得知事情經過,氣的他是在心裡大罵朱存樞和朱審烜二人。
而其餘的官員大臣,此時也或多或少的對張瑞圖有了些怨言。
他們在宮中等了這麼久,結果白等了?這叫什麼事。
於是在保皇黨官員的提議下,決定採納王在晉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