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個局面,很大原因還就是他們這些勳貴自己造成的。
如果皇帝剛剛登基時,他們能夠在兵權方面限制掣肘一下,那今日絕不會有如此局面。
不過在朱純臣看來,現在這個時候,也不是太晚,還有挽回的餘地。
皇帝倒行逆施,殘暴昏庸,得罪了太多的了,尤其是朝臣官員和豪強大戶,沒幾個不恨他的。
而他們這些勳貴雖然沒有了兵權,可也不至於沒有了反抗能力。
“成國公,不是我害怕,而是不放心那些文人啊!”
“再有,皇宮之中戒備森嚴,早已不比一年前了,沒有皇帝的召見,根本就無人可踏進宮門半步!”
“那些守衛的軍士,大多是從羽林軍當中挑選出來的,個個都是經歷過戰陣,立有軍功的啊!”
“對皇帝忠心耿耿,唯命是從,莫說別人,就是英國公也無法號令指揮這些衛士!”
“太監和宮女也早就被殺破了膽,這樣的局面,我等如何能成事啊!”
定西侯蔣承勳一臉擔憂的說道,這確實是一個關鍵所在。
他們這些人,最多也就能提供一下外圍支援,在事成之後能以勳貴身份的話語權,掌控朝政。
但是在這實際行動之上,還是得依靠文官才行,畢竟他們的心思更縝密,想的也更為周全。
而且經驗和心得,也不是他們能比的,不管是暗中下手,還是像景泰年間的奪門之變,他們都是深有研究啊。
朱純臣也不是完全放心的,他們目前只是和部分文官達成了合議而已,其他的還沒提上日程呢。
“這個你就放心吧,依照那小皇帝的性子,是絕不可能在宮中太久的,他可不是個安分的主。”
“就算他有防備,但只要我們仔細一些,耐心一些,必然能夠找尋到出手的漏洞。”
“機會有的是,不必太過心急緊張,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此事太過重大,每一個細節都務必慎重,務必周全完美!”
“出手的機會只有一次,不成功便成仁,所以你們也不必害怕,不必膽怯!”
朱純臣等人心裡也不害怕恐懼自然是假的,但在極大的利益誘惑面前,他們又都是貪得無厭之人,在利益的驅使下,膽氣根本不是平常可比的。
而且大明朝也不是沒有過年輕皇帝暴斃,突然駕崩去世的事情,不說其他的,就先皇帝繼位二十八天就一命嗚呼的背後,就有一些人的安排和操作。
但他們也只能去猜測,並不能確定,可毫無疑問,這必然是文官們的手筆。
朱純臣也是看在他們“經驗豐富”,才會選擇信任他們,決定雙方聯手對抗皇帝的。
朱純臣雖然沒有什麼才能,但保密工作這方面做的還是相當不錯的,英國公和定國公都不知情,甚至連感覺也沒有。
撫寧侯朱國弼甚至已經在幻想著,此事若成的話,那他的爵位就不再是侯,而是公了,保國公的輝煌,就要在他手上重現了。
而其餘的侯伯們,雖然心裡隱隱的不安和不放心,縱使風險極高,但在朱純臣畫的利益大餅面前,他們根本就抵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