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商議過後,一心想要建功的郭應麒,馬不停蹄的寫了一道詳細的奏疏,親自跑到內閣進行呈交。
當值得正好又是徐光啟,看到他這麼一副急不可耐的樣子,也是立刻讓人轉交到了司禮監。
大明朝近幾十年來,郭應麒的奏疏或許是呈遞的最快的了。5
“這個郭應麒,腦子還算是靈光,也不枉朕這麼信重於他,把警部交到他手上。”
看了郭應麒的奏疏,朱由校也是心情大好。
他也沒有料到,郭應麒居然能想到用這些罪犯和地痞流氓去搞什麼以工贖罪。
朱由校剛想著和他說這個事呢,他竟然直接就上了奏疏,還都計劃好了。
這確實是能給他省一大筆的開支,減輕一些壓力。
“奴婢手下人說,武定侯去了一趟英國公府,與英國公商談了好一段時間,隨後便回了衙門,定了這事。”
聽了王朝輔的話,朱由校的心裡也算是大致明白了。
敢情是別人給他建議獻策啊,對他的評價看來是太隨意了。
不過他也沒有看輕郭應麒的想法,遇事能去問人請教,也算是一種本事嘛,只要差事辦好了,過程他是不會太在意的。
“王伴伴,蓋上硃批吧,告訴郭應麒,朕支援他這以工贖罪的方式,但是他要給朕把控好了。”
“別把這些人放出去後管不好,搞出什麼其他亂子,到時朕一樣會問罪於他。”
王朝輔作為司禮監掌印大太監,每天伺候在皇帝身邊,群臣的奏疏他也基本瞭解,自然是知道皇帝對此事的上心程度。
因此他也不敢怠慢了,這不內閣剛呈上奏疏,他就立馬放到皇帝跟前審閱了。
“萬歲爺放心,奴婢一定會提醒武定侯的。”
處理完郭應麒的事後,朱由校也不在看其他奏疏,對著王朝輔問道:
“魏忠賢近些日子在幹什麼,好些日子沒他的訊息了。”
聽到皇帝問起魏忠賢,王朝輔頓時來了精神,立刻回道:
“魏忠賢這些日子正發愁呢,山東那邊的事情還沒有著落,所以他不敢來見陛下。”
“奴婢派去番子前些日子彙報,說是崔應元那邊的進展並不怎麼順利,就抓了些無關緊要的小嘍嘍。”
“萬歲爺上次交代給他的事,那驅虎吞狼之計,崔應元更是無從下手。”
王朝輔與魏忠賢是對頭,一直都在爭權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