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當他一提到軍隊,朝鮮的君臣可就犯了難了。
別看他們朝鮮立國這麼多年,國力比建奴還要強上不少,可軍隊卻是寥寥無幾。
除了海防軍隊以及駐守在主要城市據點的軍隊,他們能調動的軍隊,不過兩三萬人。
而且這兩三萬人,除去空響以及老弱病殘之外,估計也就剩個一萬多。
而這一萬多人,還有三千是保護王宮的侍衛,是萬萬不能動的。
可畢竟人家開了口,而且又是來幫自己打仗的,他們也不好推辭。
最終還是湊出了一支五千人的軍隊,其中騎兵一千五,其餘的全部是步兵。
可就是這五千人,朝鮮的君臣也不能保證他們的戰鬥力究竟如何。
朝鮮雖是小國,可各個利益集團,勢力黨派之間的爭鬥,絲毫不比大明差。
而軍隊的制度體系,崩的比明軍還爛,否則前幾次建奴入侵時,朝鮮也不會毫無抵抗之力了。
而建奴方面,經過兩天的掃蕩搶掠之後,建奴南下的速度也終於是變慢了。
雖然朝鮮北部居住的人口百姓不多,可建奴也沒有多少人。
他們搶的東西,是要到最後撤兵時,才能運回建州的。
而這也就給了戚金緩衝的時間,他早就到了朝鮮,只是目前建奴的軍隊較為集中,且各部距離並不遠。
清楚自己各個方面都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戚金並沒有輕舉妄動,而是一直蟄伏著。
正在思慮如何出擊的戚金,自己的信使以及朝鮮的援軍也終於到來。
“監軍,我回來了,朝鮮國王派了五千兵馬,來支援我們,這位是朝鮮的平虜大將軍李虎。”
“大將軍,這位便是皇帝陛下親命之鎮江監軍戚金,這位戚老將軍,可是奉我神宗皇帝軍令,為你們驅除倭寇復國的功臣。”
戚金的名聲,在大明或許中規中矩,可是在朝鮮,那是頂天的。
其中還包括李如松、麻貴這些當年統領大明朝鮮聯軍的主將。
因此這李虎,也是毫不掩飾自己的仰慕之情,當場就單膝下跪道:
“下國小將,見過天朝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