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部的成立,註定會遭到文官們的抵制和反對。
因為這個衙門,是直接與刑部對著幹,所有的職權,可以說都是從刑部搶過來的。
警部一旦成立,刑部就與兵部的情況差不多,虛有其表了。
因為朱由校將刑部的抓捕以及刑獄的權力全部剝奪了。
從此以後刑部的職責以及許可權,僅限於對於大明律的完善以及普及,以及案件的整合劃分。
當然了,審案的權力自然是有的,不過在審理案子的時候,刑部不在是一言堂。
而是以警部的官員為主,刑部的官員為輔,負責記錄,以及公平公正。
當然這僅限於普通案件,涉及到一些大型或者說體制內的,還是要大理寺和都察院一同參與進來。
不過也是警部佔據主導權。
因此為了避免警部將來淪落到文官的掌控之中,像六部那樣同流合汙與皇帝作對。
警部的主要官員,朱由校將會以武將出身的人來充任。
至於其他的那些副職,還有職權不大的位置,倒是可以讓給文官來。
畢竟這治國,還得這些飽讀詩書的文人來,武將們沒什麼文化素養,多是直性子暴脾氣,朱由校還真擔心他們挑不起這個大梁來。
想到這裡,朱由校又不免感慨道,這皇明學院的規模以及科目還是太少了。
這軍校也得抓緊操辦起來,手底下能用的人實在是捉襟見肘啊。
而由五城兵馬司改制的城防部,則是要負責整個外城以及郊區的防衛工作。
兵馬司的人員全部要進行高度的整合,從中挑選出堪用的青壯來。
在以羽林軍中作戰負傷的的軍士,來充任教官以及基層軍官。
輔兵營抽調一些軍士進行補充,短時間內湊出一支三五萬的軍隊來,不是什麼難事。
城防軍由勳貴來統領,組成一隻城防軍隊,直接歸屬於他這個皇帝統領,不歸軍部管轄。
如此一來,就職責分明瞭。
皇城有錦衣衛和騰驤四衛這樣的親軍,以及東西廠的番子暗探。
內城有御林軍,外城交由城防軍,三部互不統屬,全部獨立歸屬於他這個皇帝,可謂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