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的這個待遇,不管是給誰,都足以打動激勵他們了。
要知道,明朝可是不缺讀書人的,有了這麼多的讀書人,堂堂的大明朝還會缺官嘛?
朱由校敢這麼大批大批的殺官,就是因為有數不清的預備官員, 在民間眼巴巴的瞧著呢。
雖然朝廷官員現在還是處於緊缺的狀態,可那是因為他自己沒有去補而已。
如果真的想把缺額全部補上,不過是他一句話的事而已。
那些中了進士的,因為沒有關係人脈,有多少賦閒在家的?
又有多少不受重用,在偏遠地區當小官的?
還有的因為不會人情世故, 亦或是太過剛直,不願同流合汙的,為官一生受盡了打壓。
像這樣的事情,在大明朝早已是習以為常,這樣例子,簡直數不勝數。
位置就這麼多,官職都是固定的,可就是這麼點粥,那些世家大族,江南的豪門子弟就分去了至少一半。
剩下的一半,各省的科舉進士又要分去大頭,剩下的那點殘羹剩飯,他們擠破頭都未必能排上。
朱由校要清理江南的利益集團,就必須扶持起其他的勢力來對抗分權,慢慢接手他們的權力。
這些商戶作為自己的家臣,身家性命已經徹底繫結在他的身上了。
既然如此,為何不給他們點甜頭好處,好讓他們更加賣力呢?
朱由校雖然對滿清感到極為噁心,可不得不承認,他們在皇權集中這一塊, 確實到達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屬於封建王朝的天花板了。
滿清前中期的皇帝,那才叫做真正的皇帝,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文官和士大夫連個屁都不敢放。
而他們之所以能這樣,就是因為有自己的基本盤,這基本盤就是滿漢蒙二十四旗。
不管是在官場還是在軍隊,滿清皇帝的八旗都擁有著絕對的權力和地位,壓的漢官漢將們連氣都喘不過來。
既然他們可以做到這一點,朱由校又為什麼不能呢?
收家臣是自古就有的,也有不少皇帝這麼幹過,朱由校只不過是效仿他們而已。
他收的家臣或許不及那些八旗一樣對皇帝絕對擁護支援,可至少比站在自己對立面的人要可靠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