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整編出來的兵冊名單他簡單看了一下,可謂是煥然一新。
原本七萬五千人的編制,重新整合過後,還剩下不到四萬人。
雖然兵員名額少了,可是戰鬥力以及紀律性是提升了,正所謂兵在精而不在多嘛。
如今的草原混亂不堪,實力大損,正適合他練兵。
現在的大同不缺糧也不缺兵,前不久又殲滅了蒙古生力軍兩萬多人,正是士氣高漲之時。
在這種絕對有利的情況下,還不趁熱打鐵,更待何時?
陳奇瑜作為天子近臣,對於皇帝的雄心以及目標自然是知道一些的。
可還沒等他開口細問,就聽見背後有人說道:
“陛下莫非又想親征?”
朱由校也聽聲望去,只見一箇中年官員已然走到中間,躬身而立。
“你是何人?”
聽到皇帝有些冷淡的話語,這中年官員絲毫不懼,只聽他又說道:
“臣名李中正,是吏部剛剛任命之大同府推官,今年三甲同進士出身。”
李中正這個名字可不陌生,只是離得太遠,他又低著頭,朱由校一時沒有認出來而已。
可一聽到這個名字,他就想起來了。
當日殿試提問之時,他可是給自己留下了不淺的印象。
不過這印象並不是因為他的才能,而是因為他那敢於直面君王,敢於說真話的嘴。
當時他還沒被賜進士功名,就敢當著眾臣以及考生的面,直接懟自己不該用那些奇技淫巧來提問。
其實按照他的分數以及當日的表現,是當得二甲進士的,可就因為他那張嘴,朱由校直接把他安排到了三甲最後一名。
當時的朱由校還是很生氣的,畢竟已經很久沒有人敢這麼直接的懟他了。
他本想著讓錦衣衛蒐羅一下他的罪名,直接把他下獄,可調查之後才發現。
這個李中正還真不是一個簡單人物。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