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麼,他非要請蒙古人來幫助的原因。
可惜的是,那些可恨的蒙古人,也是出爾反爾,言而無信之人。
導致他被逼的只能走這一步險棋了。
這樣的情況他雖然有所預料,可真的發生了也沒有辦法。
他帶著自己這一千家丁拼命的抵抗,已經把全部的希望寄託於自己的兩個侄子,以及兒子身上了。
他雖然不知道自己兒子在哪裡,一直沒有露頭,也沒有和他聯絡,可他認定,楊俊就在這附近。
正所謂知子莫若父,楊洪的認定非常準確。
此時的楊俊,帶著獨石和馬營兩鎮四千精騎,已經是到達了戰場附近。
而且他還發現了御林軍的位置,他知道這支軍隊肯定不是自己人,而且身穿盔甲制式,也不一樣。
既不是邊軍布面甲,也不是他所見過的羽林軍那種精鐵甲。
這支軍隊太不一樣了,所以一直都蟄伏著,沒有亂動。
因為他還在偵查,必須要搞清楚這支軍隊到底是什麼來路,他才能做出判斷。
而朱由校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後背,居然還有一支想要自己命的軍隊。
他的注意力一直被正面所吸引,而且他是從宣府過來的,因此從來都發現過楊俊的蹤跡。
楊俊本來也沒有發現他的位置,誰知朱由校為了更好的觀察戰場情況,帶著軍隊跑到了地理位置較高的地方。
楊洪他們雖然發現不了,可楊俊卻不一樣了,他就在朱由校的後面,都不用找,在官道上一眼就能看到了。
“稟指揮,情況還是不明朗,我們不敢靠的太近,否則太容易被發現了。”
探騎的彙報,讓楊俊很不滿意。
既然搞不清楚情況,那正面戰場他壓根去不了。
他只能將目標轉移到這支軍隊上了,不管他是哪裡來的,只要不是自己這邊的,打就對了。
而且必須要先發制人,否則這一戰必敗無疑。
而此時全神貫注,看著戰場情況的朱由校,還沒有意識到危險。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