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皇帝已經宣佈了規則,也就沒辦法了,只能硬著頭皮上。
“請陛下出題。”
數百命考生齊聲回道。
“國庫入不敷出,如今只有不到百萬兩銀,可是陝西、山東都遭了大災,且要支出九邊大額軍費。”
“就在同時,這三個地方,都上了奏疏,急需朝廷撥給錢財糧米,可國庫根本無力承擔。”
“你們誰能告訴朕,是應該優先撥給誰?是陝西還是山東,亦或是九邊軍鎮?”
“又應該如何撥給呢?”
在朱由校看來,如果連這道題都答不上來,那也沒有再考下去的必要了。
他可不會出一堆文章和詩詞題來,考他們誰的文筆更好,書法最精湛。
“稟陛下,臣以為,當優先給山東撥給賑災糧款,等山東災禍控制平息後,再考慮陝西與軍費問題。”
“因為山東受災範圍小,不像陝西那般,全省大範圍遭了災。”
“且山東距離京師最近,遇到任何事,朝廷都可以快速做出反應和決策。”
谷嚒
一人回答之後,其他人好似照著模板抄一樣,紛紛說出了自己的見解和解決方式。
可在朱由校聽來,都不過是換湯不換藥,沒有什麼亮眼的建議。
甚至還有的人建議,先不要理會九邊軍費的問題,直接把國庫的錢財物資平分給陝西和山東。
氣的朱由校差點當場革了他的功名。
“陛下,臣以為,問題並不是誰先誰後問題,也不是撥給多少錢糧的問題。”
“因為陝西此次大災,並不是花個幾十萬兩銀子就能解決的。”
“此時,朝廷應該想辦法開源節流,而不是把僅有的一點庫銀,全部撥給出去。”
“否則一旦出了其他的意外情況,那朝廷就真的是無錢可用了。”
良久後,這麼多個人裡,總算是有個人說了一句人話。
朱由校很快對這人起了興趣,問道:
“哦,你叫什麼名字啊。”
“回陛下,臣名為盧象升。”
聽到他說自己是盧象升,朱由校頓時兩眼放光。